<社論>對醫護人員,不能只愛在疫情蔓延時!

786

許多台灣民眾對醫護人員「抗疫」表達感謝。圖為高中生到醫院幫醫護人員打氣。(中央社)
 俗稱武漢肺炎的疾病在台灣的確診人數近日快速攀升,醫護體系的負擔更加沉重,醫護人員則必須冒著風險幫已知或未知的病患、疑似病患進行醫療、照護與檢查。持平而論,醫護人員不僅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之下承受龐大壓力,長期以來醫護人員的處境與工作環境也都有不小的改善空間,政府部門、社會大眾都應正視這些與每一個人切身相關的問題。
 每個人多少都接受過醫護人員的醫治與照護,在SARS與此次疫情時,無數台灣醫護人員的仁心仁術,更感動了絕大多數的民眾。但醫護人員所承受的諸多辛酸,卻非外人所能想像。
 以此次疫情而言,正當台灣許多醫護人員不眠不休投入「抗疫」之際,卻有極少數人對醫護人員及家屬報以歧視的眼光。日前,高雄有假消息指某耳鼻喉科曾有確診病人前去就診,導致該耳鼻喉科停業十四天、診所護理人員就讀幼兒園的小孩被同學家長要求「請假」在家十四天;這些行為或許是因受假消息蒙蔽而產生,但是對醫護人員及家屬而言確屬不公,高雄市衛生局人員也痛批為「霸凌」、「獵巫」。另外,也有護理人員租屋遭到房東拒絕,讓醫護人員感到心寒。
 當然,這些歧視行為只是社會當中極少數人的所作所為;相較於這些極少數人,台中忠明國小四百多位小學生,寫下對醫護人員「抗疫」的支持與感謝,也讓醫護人員相當感動。
 除了在疫情蔓延時,醫護人員必須承受這些無謂的困擾、痛苦之外,在一般時期醫護人員也同樣背負著外界難以想像的壓力;而台灣擁有的「世界第一」的醫療保健品質,就是立基於這些承受著龐大壓力的醫護人員身上。
 去年七月,醫療改革基金會就以「不知民間疾苦,不顧血汗醫護」為訴求,臚列《醫療法》、《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生產救濟條例》、《揭弊者保護法》、《全民健康保險法》、《醫療法》、醫院評鑑等亟待修改的法律與制度。醫改會強調,「攸關搶救血汗醫護、化解醫糾困境及確保健保永續的重要法案或改革,都沒有動靜而繼續(在立法院)卡關」。
 所謂「血汗醫護」,可從醫護人員的人數觀察。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二O一八年底,台灣每千人的醫師人數(西醫師、中醫師、牙醫師)約為二點九人,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三點四人(二O一五年)。二O一八年底台灣每千人的護理人員人數(護理師、護士)約為七點一人,低於OECD的平均九人(二O一五年)。可見,台灣以低於OECD的平均醫護人力,打造了「世界第一」的醫療保健品質,更凸顯台灣醫護人員付出的辛勞。
 儘管去年私立醫療院所住院醫師已納入勞基法,但計入私立醫療院所主治醫師、公立醫療院所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等,估計還有四萬四千名醫師被排除在勞基法之外。甚至,有醫界人士擔心,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之後,許多原本屬於住院醫師的工作將由主治醫師承擔,導致年輕醫師「進來了」,但資深醫師「不留下來」。也有醫界人士擔憂,未來三到五年首批納入勞基法的住院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之後,能力斷層問題將浮上檯面。尤有甚者,在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的科別,主治醫師因過勞而影響專注力的問題更令人擔心。
 犧牲醫護人員的工作條件,恐對醫療品質產生負面影響;一旦如此,病人權益也將受到波及。從這個角度來看,對醫護人員的體恤與感謝,不應在疫情蔓延時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