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人工智慧「快篩」海洋廢棄物分布

674

用AI人工智慧「快篩」海洋廢棄物分布,工研院AIdea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守護臺灣海岸線。
(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日前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提出「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一百廿一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為未來淨灘選址提供參考地點。
 工研院也希望透過單一測站的快篩調查數據,預測鄰近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分布狀況,有助於各測站的人力調配,甚至能減少測站數量,達到人力資源分配最佳化。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與綠色和平?在去年發布的海廢快篩調查數據推估,全臺海岸線上約有一千二百廿七萬公升、重量高達六百四十六噸的海洋廢棄物,相當於十五萬袋大垃圾袋。
工研院表示,海岸邊的人造固體廢棄物因外觀、尺寸、重量、材質之間具有高度差異,相對於重金屬或農藥等化學污染,目前無法用單一檢測儀器或程序測量。雖然源頭減量才是海洋廢棄物最根本的治理方式,但是改變源頭不易,且需耗費較長的時間,因此做為末端補救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與淨灘相當重要。
 工研院AI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執行長馮文生表示,AI人工智慧在臺灣多應用於工業製造、健康醫療、交通運輸、電子商務等領域。對此,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長期投入共通基礎技術AI人工智慧的研發,打造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協助各行各業找出AI人工智慧的應用發展。
 工研院AIdea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共同討論「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協助淨灘與測站的人力調配,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