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太大 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842

醫師廖怡貞說,新型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有不錯效果,成為治療新趨勢。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25歲男子出生即有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病史。最近因上班壓力大,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快速惡化,原本僅全身性脫屑、粗糙的狀況,不到1週擴展成全身超過70%泛紅且脫屑的皮疹及抓傷傷口,全身疼痛緊繃完全無法入睡。經以新型生物製劑治療4個月後,患者軀幹及四肢病灶均改善並穩定控制。
 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廖怡貞表示,這名男子多年來不定期就醫,都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嚴重時甚至影響日間專注度及夜間睡眠,後來更因公司新合作案加班時數增加且身心承受較大壓力,原本不穩定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快速惡化。在了解患者病史後,除立即給予治療以緩解急性皮膚炎外,也建議患者考慮接受國內已核准使用的新型生物製劑治療,以達長期穩定控制病情的效果。
 廖怡貞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與第二型免疫反應相關的過敏性疾病,而細胞激素IL-4與IL-13介白素主導第二型免疫反應。新型生物製劑藉由阻斷IL-4與IL-13受體,進而阻止發炎相關的免疫反應,使得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可以獲得改善。研究顯示,接受生物製劑治療4個月後的患者,平均可改善7成病灶嚴重度,甚至有將近4成患者可達病灶幾乎清除改善的程度。新型生物製劑主要用在治療中重度、且對局部處方治療控制不佳的18歲以上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央健保署於2019年12月開始給付此項藥物治療。
 她說,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環境因子有關,患者家族成員有異位性體質,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病。有些中度或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外用及口服藥物治療後,身體仍有大面積皮膚炎病灶,則應考慮合併紫外線照光治療。紫外線可以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炎反應, 達到有效緩和皮膚紅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