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中華民國國慶兩次最具特色的國慶大典

1800

華統演習之後國慶典禮再也沒有舉辦大規模閱兵典禮,改以各類的表演形式來替代。圖為今年國慶典禮中北一女樂儀旗隊的表演。(中央社)
 賈忠偉(作者為文史作家)
 前天是中華民國國慶日,中樞照例舉行慶祝典禮。回顧政府播遷來台之後,歷屆國慶大典當中,有兩次堪稱最具特色。
 民國38年(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共解放軍攻佔中華民國設於南京市的總統府。10月1日,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舉行的開國大典。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政府遷設臺灣省臺北市,兩岸正式分治至今。
 在紀錄上,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的71年裡(至2020年),舉行了至少22次的國慶閱兵典禮,雖然每次兵的規模並不相同,不同時代總統主持的國慶大典風格也大不一樣,只是對許多政治反對者而言,動員軍隊舉行閱兵一直是一種威權獨裁及黷武的象徵;但對退居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尤其是在兩蔣總統執政時期,國慶閱兵並不只有單純的軍力的展示而已,還有威嚇中共,團結民心的意義。
 當然就閱兵典禮來看,不管武器有多先進、動員部隊有多少,最能展現氣勢的儀式仍然是傳統地面部隊的分列式,撇開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不說,單單在臺灣就經歷過三次重要的變革。像國府撤臺之初,所謂閱兵正步是右手肩槍,腳只是大步跨出,左手也未升至與肩同高。
 國軍正步改成托槍形式則要到民國49年(1960年)國慶閱兵典禮時才出現。陸軍軍官學校學生也是在這一年穿上由聯勤高雄小港第二被服廠(由山東懷來遷臺,即後來的302廠,民國92年改由民間企業經營)製作的全新「閱兵典禮服」參加國慶閱兵大典,而這典禮服是由美國西點軍校禮服改良而來。當時除了陸軍軍官學校學生外,其他軍校(海軍軍士官學校、空軍軍官與通訊、機械學校)的學生仍舊穿著一般的軍種短禮服參加國慶閱兵大典。政治作戰學校(今國防大政戰學院)男女學生也是在這一年第一次全副武裝(穿著陸軍卡其軍常服),參加國慶閱兵大典,其中女生閱兵連是由--政治作戰學校、國防醫學院與女青年工作大隊共同混合編成,以每分鐘144步的小快步,通過司令台。
 另外每次地面部隊通過司令台接受總統校閱的地點,都是選在位於總統府大門的重慶南路上,統帥專用的閱兵司令台就設在總統府大門外。但民國80(1991年)代號「華統演習」的國慶地面分列式,除了沿用了民國77年(1988年)雙十國慶所採用的每列24人營方隊(24X18共432人)外,為了讓分列式畫面感覺震撼,因此這年的國慶閱兵正步儀式也被搬到--路寬約40公尺,雙向共有10線車道的「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原名「介壽路」,民國85年3月21日,由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改為現名)上舉行,閱兵司令台自然也跟著一起搬到凱道上,意外出現了持槍部隊正面走向總統府的特殊畫面。而為了避免閱兵畫面看起來不夠雄偉和影響司令台的閱兵觀禮,國慶主辦單位因此計畫派工兵將凱道兩旁的行道樹暫時移除,等待國慶閱兵典禮結束後再種植回來,但行文給臺北市政府時遭到拒絕,這些行道樹才因此躲過了這次移植可能造成的傷害。
 統計「華統演習」動員兵力高達12,566人,創下歷年來國慶大典受校部隊最多人數的紀錄,而更特殊的是,在舉行國慶閱兵典禮之前,民進黨批評國民黨的軍國、威權主義,發起「反閱兵、廢惡法(《憲法》一百條)」的抗議活動,在閱兵大典之前數度與維持秩序的軍警發生流血衝突,為了讓國慶閱兵大典能順利進行,軍警安全人員乾脆把抗議人士封鎖在尚未完工的臺大醫院大樓內,而海龍蛙兵則是在準備進場校閱前,特地選在抗議人士的圍欄前熱身、展示肌肉,其中是不是有恫嚇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隨著國內政經情勢的改變,在「華統演習」之後,國慶典禮再也沒有舉辦大規模閱兵典禮,改以各類的表演形式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