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產地案件趨緩 去年查獲69件

665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陸貿易戰未休,國際持續存在關稅壁壘,關務署去年仍查到六十九件外國製品違規繞道台灣「洗產地」案件,以要輸往美國的中國大陸製產品為大宗;相較前年九十四件,違規情形已有趨緩。

二0一八年下半年美中貿易戰升溫,國際間豎起關稅壁壘情形比以往更盛,為避免產品面臨高額關稅,有些業者會鋌而走險,先將產品繞道台灣,目的在洗產地為台灣製造產品再出口。

關務署統計,去年共查到六十九件違規洗產地案件,大部分為中國大陸製產品來台洗產地,然後出口美國,占比達三分之一,另外也有部分是輸往歐盟等地;實務上,在美陸貿易戰之下,美國產品進口中國大陸也可能被加徵高額關稅,因此也有美國產品繞道台灣洗產品出口中國大陸情形。不過,比起前年查到的洗產地案件高達九十四案,去年違規情形已趨緩。

關務署副署長陳依財分析,先前貿易法修正,產地標示不實、出口目的地申報不實,或重整、加工案件未達實質轉型標準卻改標台灣製造等違規罰鍰拉高,由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加重為六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加上海關加強查核,為違規案件減少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