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林邊手記〉買零食與防風林

1719
小女孩纏著大人買零食時的忸怩模樣,令人莞爾。

文∕攝影 翁少非

之一 買零食

 

雖然隔著路、也聽不懂語言,但攤子前捲髮的小女孩拉扯大人(許是她父親)的褲子,纏著他買飲料和零食的嬌羞模樣,讓你莞爾得停下腳步觀賞。

午後,漫步在摩洛哥第一大城卡薩布蘭卡,偶然拐進舊城區一條窄巷,雖沒有大街的亮麗景觀,卻聞得到庶民生活氣息。

好久前你就想來這兒行旅,起心動念於這部榮獲奧斯卡獎、以二戰為背景的《北非諜影》,故事就是從這座城市的瑞克咖啡館(Rick’s Cafe American)展開的。這家咖啡館原只是美國好萊塢片廠的造景,後來被影迷凱西‧凱瑞格在此複製和經營,使它成為旅遊熱門景點。

早上,你去瑞克咖啡館追憶舊時光:八角形穹頂、圓柱支柱、白色拱門、皮質曲面吧台與黃銅吊燈,以及那台演奏《時光流逝》的黑色三角鋼琴。

遠渡重洋,一償宿願拼貼人生願望板上的這塊小空白,心靈已有幾分滿足;又在這小巷拾獲童年的親情記憶:父親的慈愛、孩子的孺慕。真是意外之喜。這原味親情顯然是人類血液裡的共同基因,浮潛在不同文化的風情裡,你有幸看到,是另一種心靈滋養。

這齣戰爭片裡的愛情濃郁得迴腸蕩氣,然而現實的戰爭是殘酷的,沒有贏家,每每都在人間製造了諸多悲劇和苦痛。你憶起兒童文學家杜榮琛贈你的那本《寫給戰爭叔叔》,一群越南兒童以越戰為題的集體創作。飽受戰爭與貧窮摧殘的孩童生活群像,讓人椎心泣血。處在大人恣意妄行的世界,孩子的受苦受難都是無辜的,有多少孩子來不及長大就夭折、殘疾?

孩子是人類永遠的寶貝。但,人類要如何寶貝孩子需要哲學指引啟發。而你,喜歡紀伯倫《先知》裡對「孩子」的宏觀見解: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你好比一把弓,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有如斯的哲學觀就較能跨越家庭、國界、種族與宗教,去寶貝自己以及別人的孩子。

走在黃昏的卡薩布蘭卡,沿途盡是美麗景色,怎麼突兀的關注孩童起來,是因暗潮洶湧的大西洋,或是風起雲湧的天候,還是詭譎多事的世局?

 

之二 防風林

 

起風了,豎高衣領,諦聽風穿越木麻黃的聲音,咻咻的,忽遠忽近、低吟高亢的響在大地與大海交接處。

冬天,驅車來安平漁光島海濱秋茂園,常常是為了感受這種宏偉中的蒼茫,這感覺讓你得以洗滌塵俗,放牧思維馳騁古今。

讀詩人林亨泰的名作〈風景 No.2〉:「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這首圖像詩聽聞是作者寫家鄉二林附近的海邊,但你彷彿都置身在海濱秋茂園這裡,回味這一大片難忘的木麻黃防風林。

防風林的外邊還有防風林。那麼,乾爹之後還有乾爹吧!你突然這樣想著。這幾天寒流來襲,「找乾爹」新聞炒很多天,不,炒之有年了,每次只是換個時空、人物演出罷了。這次是女消防隊員在出入口舉紙板:找乾爹來幫忙開窗。說她家熱水器不通風、沒強制排氣。這些話從邏輯和實務來看,不怎麼合理也不可行,雖成了媒體的焦點,卻也引來物化女性的非議。

消防隊宣導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這番別出心裁,幾天後在坦言「思考不周」下落幕,這使你想起多年前曾有位國小校長在耶誕節,為了博取小朋友的歡愉,他穿芭蕾舞衣在禮堂舞台跳《天鵝湖》,大概是舞姿與神態沒有美感吧,新聞播出後,這般的用心都黯然了。

求新求變、求創意都該被鼓勵,然而像「找乾爹」、「天鵝湖」這類已被定調黏有葷味邪念或優雅深情等標籤的,若要搭配它們來行銷,總得先理解其意涵,評估後再決定較妥。

年輕時你看過史提夫‧麥昆主演的《火燒摩天樓》,八十一層以上陷入火海,三百名被困的賓客命在旦夕,身為消防隊長的他臨危不亂的達成任務。自此,心靈裡就凝塑了消防隊員的英勇形象。這形塑不僅來自救災電影裡的描繪,在生活裡也常見奮勇救人的新聞鏡頭;五年前地震導致附近社區住商大樓倒塌,那段日子你經常看到,全台各地來支援的義消們忙碌的身影。

救難者英勇的背後是智慧、體魄與技能,其實不用沾腥就充滿力與美的張力。

於是,你興起這遐想:防風林,有著居安思危,預防重於救災的寓意。往後,消防英雄英雌宣導防災,也許會連結防風林的意涵,來個不凡的創意之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