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半年惡化 健忘變暴躁

373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罹患失智症盛行率為3%-30%,每40分鐘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5歲倍增,醫師表示,失智症病因多,要精確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以及延緩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
 失智症患者家屬謝小姐表示,父親被診斷為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後,接受服藥治療,但不到半年就惡化,愈來愈無法控制情緒,從健忘變得暴躁易怒,在醫院就診時,甚至要動用4位護理人員努力安撫。後來醫師以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後,才發現並非阿茲海默失智症,而是額顳葉型失智症。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有三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病人占大多數,其中,較常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占了約6-7成。
 由於失智症早期的症狀與老化十分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還會與其他疾病症狀雷同,例如憂鬱症,而且症狀可能單一,也可能同時出現,因此並不容易診斷。
胡朝榮說,臨床會用排除法來找出患者到底是哪類型失智症,除了病史問診、身理檢查和認知功能檢測之外,還要加做生化檢測、電腦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若仍無法確診種類,則可經由分子影像檢查來鑑別診斷。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教授林昆儒也表示,腦神經退化疾病進程非常緩慢,以阿茲海默症為例,患者大腦可發現異常蛋白質堆積,從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到產生臨床症狀,歷時約15-20年。
 林昆儒說,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會產生乙狀類澱粉,這些澱粉樣胜肽一旦產生不正常的沾粘,就會形成斑塊,沉積在神經細胞周圍,多年後數量逐漸增加並瀰漫全腦。雖然目前仍不確定這些斑塊,究竟是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腦神經細胞死亡的原因,但類澱粉斑塊早在失智症出現症狀前就形成,由此,評估大腦斑塊,仍然是鑑別診斷失智症的最早期指標之一。
 惟確診失智症並不容易,研究顯示,從症狀出現至確診,典型65歲以後發病的晚發型失智症患者,平均要2.8年。非典型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患者,更需要4.4年,為了正確治療,多次往返醫院找原因,幾乎是所有疑似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必須經歷的漫長痛苦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