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發現腸道細菌會影響社交行為

1545
成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偉立研究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研究成果也讓海內外十分重視。(成功大學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成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偉立研究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寄居細菌會影響宿主的社交行為,經6年半的研究與投稿,成果終於登上頂尖國際期刊《自然》(Nature)。該成果也獲得海內外重視,未來也希望能將該研究應用於憂鬱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社交焦慮症的治療上。

科技部14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分享吳偉立團隊新發現,研究成果解開腸道中寄居的細菌如何影響宿主社交行為之謎,而社交行為的缺損是自閉症、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社交焦慮症等失調症的症狀之一,該項研究成果也為社交疾病治療提供嶄新方向。科技部生科司司長陳鴻震會中表示,吳偉立的研究是重要科學突破,備受國內外矚目。

吳偉立表示,生理學涉及很多複雜系統交互作用,至今仍有許多未知等待探索,而腸道寄居上百兆細菌,經多年觀察、設計實驗比對數據,去串聯大腦、腸道的連結與溝通機制,以及腸道中微生物如何影響大腦神經反應,目前透過動物實驗找到糞腸球菌,證實糞腸球菌有助減輕小鼠壓力並調控社交行為。

吳偉立強調,若能成功分離出降低壓力賀爾蒙及增加社交行為的糞腸球菌成分,未來應用價值會較高。但糞腸球菌抗藥性強,應用於醫療有許多顧慮,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團隊未來也會持續投入系列研究,找出糞腸球菌究竟是透過何種方式或其代謝物質來影響宿主的壓力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