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立陶宛駐處更名湧暗潮,對台灣有利?

3023
立陶宛因我國代表處的名稱而承受多重壓力。(取自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外傳立陶宛外長曾考慮請蔡政府將我駐該國代表處名稱從「台灣」改為「台灣人民」;本月以來,也先後傳出立國總統認為我代表處以「台灣」為名是個錯誤、美國建議立國考慮更改我代表處名稱。這些傳聞雖然都遭否認,但仍凸顯我國外交處境所面臨的洶湧暗潮。持平而論,蔡政府確實試圖在外交方面取得突破,但目前的外交路線是否真對台灣有利?蔡政府更應嚴肅檢討。

由於蔡政府外交路線採取「抗中(中共當局)」基調,因此中共當局極盡打壓之能事,更接連拔掉我邦交國。此一態勢不僅打擊我外交人員士氣,也讓台灣人民感到憤慨。儘管美國通過法案試圖助我外交,但迄今實質效果有限,最近的案例就是去年年底尼加拉瓜與我國斷交。

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正式掛牌運作,而且外交部特別強調代表處名稱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樂稱這是我國在中共政權邦交國以「台灣」為名設館的首例,頗有向中共政權叫板的意味。

但是,面對我國與立陶宛關係升溫,中共當局也以召回大使、經濟制裁等手段反制立國,讓立國備感壓力。一月四日,立國總統諾賽達受訪表示立陶宛政府決定讓我國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個「錯誤」;之後他雖否認此一媒體報導,改口稱他的是意思是「(我駐立國代表處名稱)應該各方都能接受,應信守國際承諾,不應損害立陶宛的國家利益」,但即使改口過的說法也都能反映他受到的壓力著實沉重。

姑不論諾賽達是否承受來自於美國的壓力,但即使壓力只來自於中共當局,顯然此一壓力的重量已大於我國將以兩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國、外加採購被大陸退貨的蘭姆酒的利益。再者,德國商會也去函立國外交部長、經濟部長,一方面強調一些德國企業可能退出立國,一方面也要求立國恢復與大陸的關係。甚至,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也有立陶宛本土企業考慮將生產據點移轉到其他歐盟國家。質言之,立國政府目前正面臨來自於內部、外部的多重壓力。

從立陶宛政府的處境來看,固然中共當局打壓令人惱怒,台灣人民和中華民國政府絕對珍惜與任何國家、地區的關係,但這就是台灣人民和中華民國政府必須面對的國際現實:包括美國和立陶宛在內,全球將近九十個與中共當局建交的國家,不是直接聲明台灣是中國領土,就是「認識到」、「理解」、「尊重」、「注意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我國與其他國家發展官方、非官方外交關係,都應務實地看待此一事實。

再從我國發展對外關係的經驗來看,李登輝採取「務實外交」路線,不執著於名稱問題,交流形式也彈性處理,但重視交流內容與實質外交權益;儘管中共當局反對,但仍讓我國突破外交困境。馬英九推動「活路外交」,不但讓兩岸外交休兵,我國也得以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等國際重要會議,而且還取得一百多個國家、地區的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反觀陳水扁執政時「金錢外交」、「烽火外交」、「迷航外交」斷交九國、建交三國,蔡英文採取「親美抗中」的路線,近六年來已斷交八國。這些路線中何者對台灣有利?並不難判別。

前外交部長錢復一再提醒:兩岸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蔡政府應細細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