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海洋味道 小漁村老料理成果發表會

406

 記者李振華/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希望傳承海洋味道,開辦「尋找南方澳老料理」計畫,在地青年團隊收集百餘位南方澳長者的食魚(吃海鮮)記憶,整理出十二道海港家鄉味的特色料理,昨於南方澳舉辦「小漁村老料理成果發表會」,充滿南方澳好滋味的家常菜,讓人食指大動。
宜蘭縣南方澳漁港豐富漁產吸引各地無數討海人進駐,早年在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盛時期聚集了三萬人口,其密度曾高居世界第一,且轄區人口結構相當複雜,早期有猴猴社平埔族人居住,日治時期還有日本移民村。日本戰敗撤離後,台灣各地討海人蜂擁而至,形成東港、小琉球、澎湖、基隆、龜山島、北方澳等地方漁民相關湧入。
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的人種融合,讓南方澳更顯獨特性與豐富的人文和食魚文化,經過數十載的相互交融,不論是懷念故鄉的海味料理,還是媽媽的家鄉菜,或是因為早期不易保存的因素而衍生出來的古早味保存法的海港漁貨料理,都顯現漁港人家的生活智慧與料理美學。
由蘇澳書澳創聚一九七所組成的在地青年團隊,經過不斷資料蒐集,昨舉辦成果發展,收集了百餘位南方澳長者的食魚記憶,整理出十二道海港家鄉味的特色料理,包括小食-鬼頭刀魚鬆,炸物-鮮魚肉卷、紅糟鰻魚,煎炒-醬炒魚雜、吻仔魚菜圃蛋,蒸煮-白帶魚蒸冬瓜醬、糖醋鯖魚,燉煮-海味西魯肉,湯品-鬼頭刀菜脯湯、豬肉清湯,主食-紅蟳海鮮米粉湯與金勾蝦米米糕等,都是當地懷舊好滋味。
計畫主持人曾壹靖表示:在地團隊透過深度訪談,了解每一套老料理背後的故事,並透過手繪方式記錄下這些南方澳專屬的漁港家庭料理,設計出一款記載南方澳獨特飲食文化的明信片筆記書,不只是漁港風華的淬鍊,更是一道道專屬漁港人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