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全身關節痛 生物製劑治療見效

672
張姓、徐姓乾癬患者,手指和膝蓋關節等出現腫脹疼痛現象,經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已全部消失。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21歲張姓女子2年前皮膚出現乾癬狀況,不到1年的時間,手指和膝蓋關節變得腫脹疼痛,腳跟和下背也會疼痛,特別是清晨起床時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鉅,起初她先接受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服藥後有明顯的惡心厭食等副作用,原本皮膚和關節的不適狀況也沒有改善,前往台中榮總接受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經過1個月後皮膚和關節症狀即改善一半以上;治療3個月後,症狀已全部消失,只需每月返診注射1針生物製劑即可穩定控制疾病狀況,如今可以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不再受病痛折磨。

另一位57歲的徐姓男子,30年前已確診為乾癬病人,5年前因為在幫忙家人修理東西時,出現右手無法旋轉施力、蹲下後起立,左腳施力會痛、易疲勞等症狀,看到報紙報導相關資訊,懷疑自己可能因乾癬侵犯關節,到台中榮總求診,發現右手第2、3根手指頭與左手第2根手指頭呈現香腸指的變化,屬於心血管高風險的病人,治療6個月後皮膚疹子完全消失,關節腫痛也得到完全緩解,1年半後關節已無發炎變化,原本容易疲勞,也大幅改善。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賴國隆表示,張姓女子與徐姓男子在台中榮總病友族群內不是特例,中榮統計186位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特定生物製劑治療下,2年內頸動脈內膜厚度不但沒有隨者年齡而增加,反而下降7.8%,進而降低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台中榮總自2016年起開始推動乾癬跨專科照護團隊,結合皮膚科與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與技術人員,執行跨科整合服務,幫助病人早期診斷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

台中榮總皮膚科醫師閻忠揚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的早期發現與成功治療,需要一個緊密合作的治療團隊!免疫風濕科醫師、皮膚科醫師、成熟專業的技術人員與富有愛心和耐心的個案管理師,是團隊的核心人物。台中榮總在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跨科團隊照護上累積多年的經驗,並多次與其他各大醫院分享。整合性團隊照護的價值在於結合多專科的優質服務,幫助病人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疾病嚴重度降至最低。

他說,中榮也定期監測病人的頸動脈內膜厚度,提早發現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機率。呼籲患有乾癬的民眾,如有任何關節不適、手指腳趾腫、下背痛等,請務必諮詢您的照顧的皮膚科醫師,免或疫風濕科醫師,進一步X光或關節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