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首次高空探測考古

329

台江內海水下文資探查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台江內海」水下文資調查,以遙控直升機掛吊金屬探測儀執行高空考古。(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台江內海」水下文資調查,以鹿耳門溪、鹽水溪、嘉南大排水域為主,委託工研院操作遙控直升機掛吊金屬探測儀,搜尋比對水下文資訊息,整個計畫將執行至明年十二月底,這也是國內首次以無人機執行高空考古。

台灣從二00六年起進行水下文資調查,至今已發現具體目標物九十處,列冊文資保存的六處都是沉船,有清代、日本及英國的船艦,分別是「廣丙艦」、「將軍一號」、「蘇布倫號」、「綠島一號」、「山藤丸」與「博卡喇汽輪」,見證從清代中期、十九世紀及二次大戰,台灣與世界的歷史文化脈胳。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執行「台江內海」水下文資調查,主要是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揮軍鹿耳門進入台江內海,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發生激烈海戰,由於台江內海大多浮覆成陸,為了探尋埋藏於水下的文資歷史,以現有的鹿耳門溪、鹽水溪、嘉南大排水域進行調查。

執行這次計畫的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操作遙控直升機掛吊金屬探測儀,搜尋比對水下文資訊息,這也是國內首次以無人機高空探測考古。台灣的水下文資調查以近海為主,希望能透過文資調查位置的標定,在漁業行為或離岸風電設置,都能避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