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血便就醫竟罹直腸癌

651

安南醫院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林小姐腸壁內潰瘍,是典型的癌前病變。(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49歲林小姐為B型肝炎帶原者,無特殊疾病病史、生活規律,對飲食也是相當節制,未料近一個月卻頻繁血便,至安南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罹患早期直腸癌。消化科醫師蔡坤峰表示,排便習慣改變及糞便有血、變細等都是常見症狀,提醒民眾及早警覺並就醫治療。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榜首,周圍密集的淋巴分布,也會讓癌細胞迅速擴散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危險因子像是病患本身有大腸息肉、大腸性發炎性疾病或具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都是難以預防的。不健康的飲食、酗酒或是運動量不足也會提高罹癌風險。
 醫師蔡坤峰指出,直腸癌是目前台灣發生率最高之癌症,解剖位置與構造複雜加上周圍血流與淋巴循環,復發率高且預後較差,除零期癌外,其他期別均有復發風險。0~1期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然而骨盆腔空間較小不易手術,有時必須連肛門一起切除,往往嚴重影響患者術後生活品質。第2期開始會先進行前導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範圍後再進行手術,術後依情況評估化療,並盡可能保留肛門。
 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分近端結腸癌(靠近盲腸)、遠端結腸癌(靠近直腸)、直腸癌三種。常見症狀包括血便、裡急後重、排便習慣及形狀改變等,甚至會出現腹脹、貧血腹痛及體重減輕等。蔡坤峰強調現今篩檢普及、醫學技術成熟,早期發現癌前病變、零期癌等,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治療都能獲得良好效果,加上術後定期追蹤也能有效控制。也特別呼籲民眾對直腸癌症狀必須有所警覺,並定期接受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