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成肥羊 詐騙案逐年增

491
台灣失智症協會7日公布全台失智者財物損失調查報告,在74起失智者財物剝削案件中,逾半數人遭騙時,尚未確診失智,即便打官司也打不贏,家屬只能認賠損失大筆金錢。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
失智症患者逐年攀升,也讓失智者財物剝削問題浮出檯面。民團調查74起失智者財物剝削案件,發現逾半數人遭騙時,尚未確診失智,即便打官司也打不贏,家屬只能認賠損失大筆金錢。
截至去年底,全台失智人口已突破28萬人。台灣失智症協會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全台失智者財物損失調查報告,台灣失智症協會財物安全小組召集人李梅英表示,這次針對74起失智者財物損失案件進行調查,發現在事發當下,有34人尚未被診斷失智、65人尚未輔助或監護宣告。
進一步調查發現,受害失智者有多達25人遭家屬剝削、詐騙集團17人、朋友或同事10人、商家10人、陌生人10人、金融單位6人、看護4人、法律相關人員1人。
剝削管道方面有24人透過金融單位剝削、買賣21人、借貸16人、理財13人,除了造成失智者動產、不動產損失,也有人身分遭盜用,但僅有24人採取法律訴訟救濟,顯示財物損失往往發生在失智症診斷前,且財物損失可能是失智症早期徵兆。
失智者家屬劉慧芳出席記者會分享慘痛經歷,劉慧芳語帶哽咽地說,先生自2006年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個性大幅改變、易怒,2008年確診失智症,後來先生被詐騙集團拐騙離家,家中可過戶的動產、不動產被騙取一空,損失上億元,劉慧芳為此打了10年官司,儘管提出台大醫院和台北榮總醫師的醫師鑑定,家屬也提供上億元流往中國大陸的紀錄,法官仍不採認。
劉慧芳感嘆,10年來除了官司纏身,也不斷在三更半夜接到無聲電話,讓她至今仍在求診精神科,也希望透過自身經歷,讓民眾提高警惕,一旦家人出現失智症前兆就應儘早進行財物規劃。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失智者在疾病輕、中度的狀況下,判斷能力、記性漸漸喪失,但沒有什麼病識感,不僅容易被詐騙,也曾遇過失智者先後簽財產給不同兒女引發家庭糾紛,身為醫師也經常被要求上法院作證,但即便知道患者現在處於重度失智,也無從證明3年前財物損失當下,究竟有沒有失智。
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說,以往長照對於失智者照顧大多著重在照顧、認知促進等,未來將強化長照人員對於失智者財物安全教育,讓社區照顧人員擔任守門人角色,提醒失智症家屬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