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軟硬極限部署 大陸對台融合?

171
「福建對台二十一條」凸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對台政策的主導角色,以及個人對處理台灣問題的強烈企圖心。(路透,資料照)

■馬群傑

兩岸關係近期最受關注的三件事,一是中共中央發布促進兩岸融合的「福建對台二十一條」;二是大陸國台辦公開支持大陸主管部門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三是共軍機艦出海數量創新高及大埕灣附近的軍事動態,我國防部示警「行動異常」。

將這三件事合而為一,可以更清楚、更完整的看到中國大陸正透過巧實力與硬實力的併行策略,展現以「融合發展」為核心的對台政策,這也是大陸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環節。

 閩對台21條 習展現主導角色

台灣總統大選逐漸進入熱戰階段,中國大陸在此敏感時機軟、硬兩手持續對台,將兩岸關係推向一個新拐點,其中的戰略考量,甚或已超越了台灣選舉勝負結果。未來無論誰當選,都要面對極限走向的兩岸局勢。

首先,北京九月十二日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福建對台二十一條),有兩項特點:

其一,政策拉高到國家層級,由習近平親自謀劃,交由中央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協調,偕同福建省推進政策落實。習近平曾有逾十七年在福建各地治理經驗,堪稱「知台派」領導人。「福建對台二十一條」凸顯習是對台政策的主導角色,以及個人對處理台灣問題的強烈企圖心。

其二,「福建對台二十一條」包括暢通台胞往來台閩通道、促進台生赴閩求學研習、擴大台胞社會參與、鼓勵在閩就業、就醫、住房、養老服務,納入社會救助等制度保障。究其內容雖然創新項目有限,但在兩岸官方不接觸的當下,凸顯大陸加碼著力於從地方推動融合發展。

相較於「福建對台二十一條」由大陸中央主導、在地方推進融合發展的同時,馬政府時代創下兩岸經貿交流光景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卻可能走向中止。

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官方各自授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簽訂ECFA。(取自海基會官網)

 ECFA中止 三產業衝擊深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於九月二十二日出席湖南長沙舉行的「二0二三湘台經貿交流合作會」時強調,「我們支持大陸主管部門結合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大陸商務部在今年四月十二日公告,決定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產品多達二四五五項。這項調查會在十月十二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明年一月十二日,也是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

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目前出口總值,中國大陸占比達百分之四十左右,順差逾一千五百億美元。大陸若中止ECFA,勢必傷及台灣。我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估計,若ECFA早收清單優惠取消,初估工具機、鋼鐵和紡織等產業受影響較大。

二0一0年簽訂的ECFA,而今似已無以為繼,主要原因在於兩岸政治關係改變。馬政府時代兩岸互動友善,北京順勢而為,藉ECFA對台讓利。但自民進黨政府上台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已大不如前。

 共軍動態異常 我國防部監控

國防部長邱國正(右)坦言「最近敵情真的是蠻異常的」。(中央社,資料照)

進一步言,ECFA簽訂當時的政治基礎已然丕變,由兩岸官方授權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簽訂的ECFA,走向中止並不意外。宋濤強調「兩岸經濟合作健康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大環境」,已經道出大陸決定對兩岸現實狀況採取因應對策。

大陸若出手中止ECFA,等於進一步降低了兩岸中央層級的政治連結,但又同時推出「福建對台二十一條」,加速推進地方的、民間的兩岸融合發展。這是大陸對台政策「巧實力」的展現,兩者看似矛盾,實則目標一致。

兩岸關係的核心在統獨。國家統一是大陸的終極目標,現在大陸把統一進程重點放在融合發展,「融合」的方法則是有硬、有軟。除了經濟面凸顯「巧實力」外,軍演的「硬實力」也在進行「做好隨時作戰準備」的極限部署。

九月,共軍進入台灣附近空域和水域的戰機群,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我國防部九月十八日偵獲共機一0三架次,創下新高;接著又提到監控福建大埕灣附近地面動態(兩棲作戰登陸演習)。國防部長邱國正坦言「最近敵情真的是蠻異常的」。

進一步觀察大陸近期在台灣附近的軍演,都在實施跨戰區、跨軍種的聯合作戰演習,而且相關的演訓都在強調落實「做好隨時作戰準備」的要求。北京設定針對「台獨勢力」與「外部勢力介入」的軍事威懾,正在形成新常態。

 面對大陸兩手 台因應更嚴峻

習近平最近一次的對台政策講話,是九月二十八日在中共建政七十四週年招待會上,重申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其實,現階段真正該聚焦的重點,應該放在「融合」二字,並且正透過巧實力與硬實力的運用,全面落實於大陸的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綜觀大陸外交政策,從「一帶一路」、「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到斡旋中東和平、金磚國家擴容等,都強調多邊參與、互利共贏、對話談判;即使在反圍堵、反脫鉤斷鏈、反小院高牆上,也在致力排除「融合」障礙。

「九二共識」是大陸對台政策的定海神針,「融合」則是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方法。但台灣值此大選敏感時刻,現實上,談「九二共識」會有選票得失問題,各政黨及總統參選人各有評估,恐怕都很難接受。

習近平在中共建政七十四週年上,針對國家統一問題,強調是「民心所向、時代潮流、歷史必然」,展現北京對兩岸未來走向有「操之在我」的自信;對於大陸軟硬兩手推進「融合」,台灣如何創新論述因應極限變局,大選後的挑戰將更為嚴峻。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馬群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