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從心所欲 送豬迎鼠

530

 ■王岫
 春節快到了,一年春盡一年春,天曉不因鐘鼓動,歲月就是這樣,悄悄又過了一年。過年了,我們要送別豬年,迎向鼠年。街頭上,原本已快褪色的標語和圖樣,如「豬事如意」、「妙語如豬」、「金璧豬連」…等等吉祥話語,有些商家已提早偷豬換鼠了,便成如「樂不思鼠」、「心有所鼠」、「眾望所鼠」、「有情人終成眷鼠」…等等,中國文字的有趣和靈活應用,在每年過年前的街頭巷弄標語,最能顯現出來了。
 值此送豬迎鼠之際,回顧豬年,有悲有喜。悲的是我最敬敬的大學老師兼多年職場長官的前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王振鵠教授、我的弟弟錫明,還有有中、小學同學多年的錦安兄,都在這年之中逝世了,雖然不捨也哀傷,但總得坦然面對「本無來去,應緣而已」的情誼離去。
 喜的是我家多迎來一位豬寶寶--Q寶,到過年時就半歲了。她的媽媽,也是我的二女兒,也是屬豬的。到36歲才生小孩,也終於讓我鬆一口氣了。現在年輕人,結婚、生育皆遲,甚至於有不婚的,這有許多社會和經濟因素,現在做父母的也都不敢置喙一詞。不過,我們迎接鼠年的年前家族聚餐,又多了一個成員了,如今連同大女兒兩個唸小學的男外孫,全家族已是九口一家了。
 還有不悲不喜的事。我在華副曾投稿過<也算陪父親出國>一文,文中提到為慶祝父親七十大壽而出書的事;沒想到歲月如梭,過了豬年,來到鼠年,照台灣虛歲算法,我也是成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老翁了。小時候,從不敢想能活到七十歲,當時課本上的岳飛、文天祥等古人,都只活到三、四十幾歲而已呢,沒想到歲月一滾動,自己竟已渾渾噩噩要邁入七十,卻一事少成的人。唯一可堪安慰的還是孔夫子說的,晚年能從心所欲,讀讀閒書,寫寫文章,而生活又規律而不逾矩吧!
 「從心所欲,不逾矩」,表示你有「從心所欲」的豁達,但大致也不逾越規矩。以過年來說,咱家也遵守過年要全家團圓聚餐的習俗,但女兒們教書工作繁忙,又已出嫁了,有遠方的婆家要回,有婆家的習俗要遵守,因此要在自己的娘家聚餐,不太容易。因此,老妻總在年假前一個星期左右,就找間餐聽,聚聚餐,就算過年了。這些年來,年味日淡,不管年前、年後有聚餐,家族見個面,就算過了一個年了。
 一般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我從母親那裡,學習到體貼的一面。姊姊結婚,是嫁到大家族,又是長媳,過年侍奉公婆、小叔;年初二,一大堆小姑回娘家,又得忙著煮一大家族的團員菜,自己都沒得回娘家呢!母親體諒姊姊心中的苦,年初二總買個年貨禮物,派我為「欽差大使」,去親家那邊,寒暄一下,表示有迎接姊姊回家了,然後姊姊繼續留在婆家奮鬥,到年初五或六,才能回娘家。
 這種現象,在最近上演的韓國片《82年出生的金智英》裡,也見得到。金智英和先生過年回婆家,忙過幾天,正想回家休息了,沒想到小姑一家人回婆家了,婆婆就叫金智英繼續下廚,洗手做羹湯。疲累又早患有育兒憂鬱症的金智英,終於心情崩潰了,變了一個人似的,講出了心中的話,眾人才知她生病了。
 我和老妻,應該是全台灣最好的親家或岳父母之一了。女兒結婚時,未要求甚麼聘金或禮俗,也盡量配合親家那邊的習俗或習慣。過年時,更沒有要求女兒一定要初二回娘家。過年前聚餐過了,老大回高雄婆家過個五、六天年假,大遠路,你總不能叫她年初二搭高鐵先回台北吃頓飯再回高雄吧?老二嫁到宜蘭,婆家鄉土習俗頗多,也都隨意她幾時要再來台北娘家走走。即使過完年,要忙開學之事了,沒時間回來了,也沒關係呀,反正,年已過了。
 我總想起父親以前說過:「過年快,過月慢」;的確,年假只不過五、六天,何必為一些過時的年俗傷腦筋呢。父、母親良善、溫和,處處為人著想,但因彼時親戚眾多,過年時總有一些三姑、六婆會派晚輩來家拜年、走春的,因此他們過年期間總不敢外出,困居家中準備隨時接待客人。他們年紀大時,我勸他們自己也要出去走走,因為後來的年輕人,已習慣過年出國或出去旅遊,不會再來向長輩拜年了。
 我和老妻,過年只有兩老,但也不會像父母親繭居在家中,總趁春光良好,出去街巷或郊山走走。今年,從豬年到鼠年,好像生肖又一個輪迴開始了,我們的春節,依然是先到信義路一小佛寺參拜,為家族全員祈福一番,然後還是隨心走走,悠然過我們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