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用心看世界

396

 ■李憲祈
 年少就患近視眼,求學期間,近視度數與年日增,高中時已達七、八百度,那時我就已悟出「看待世事要用兩付眼鏡」的人生哲學。分別以正常視力和度數不足的眼鏡,看人生百態,因此理解鄭板橋「難得糊塗」的境界,覺得有些事不要看得太清楚而多加計較。
 到了壯年,視力日益衰退,更因青光眼耽誤治療而導致視覺神經受損,領有中度視障證明,從此便成了「半盲者」。而且年過半百之後,為續年少熱愛寫作之緣,開始學習使用電腦,之後手機的盛行,三C產品幾乎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視力就越來越差了。
 老天是慈悲的,祂關閉一扇門,必會打開另一扇窗,讓每個人可以繼續活下去,而且生命也會自己找出口。我常覺得人隨時能給自己提供一個偉大的教訓,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更充實自我。我的知心好友曾指出我的個性有些孤傲,我卻覺得那是掩飾自卑的一種行為,因為常感一生跌跌撞撞,失意遠比得意來許多。
 我的一生至今有三大事件,影響自己的命運最嚴重,第一我24歲時羽翼未豐即創業失敗,毀掉美好的青春時光,甚至大好前程。第二33歲時長子罹患兒童癌症,奮戰5個多月後往生,讓我對生命感到絕望。第三我65歲時失去兩個最心愛的女人─家母和內人,都是癌症惹的禍,尤其內人才61歲,跟我勞苦一生,未曾享過清福,讓我覺得非常愧疚與悲痛。
 古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就被說中了。從國小至初中,我的功課一直名列前茅,其他不管美術、書法、音樂、作文也表現很好,體育方面更是短跑健將。我常常在想,當初我如果去考師專,或者讀軍校一定非常適合,如今都悔之晚矣!經過長久歲月的淘洗、磨練,到了晚年生命已成定局,任你再想如何「拋摔」,大概也無法改變多少了。
 《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中國歷史上,對於人生歷程最為經典的詮釋。古人七十以上就不再論命運了,如今我已年近七旬,對於世俗的欲念和一些規矩,都還存著強烈的執著。我有位修行的朋友說過:上天是公平的,人的一生到最後算總帳,加加減減都不會走閃,該還的要還,該得的會得到,這一生沒弄清楚,下一世仍要搞明白的。所以他寧願多佈施,也不要受人恩惠,以免還不清。
 佛家講因果,其實那是極其簡單的道理,比較難分辨的是,我們當下是在造因,或者享果。但不管如何,只要一心行善就可永保安康了。回頭說到我的視力差,應歸咎年輕時沒好好保養,中年喪子悲傷流淚過多所致。而為了充實老本,即使屆齡退休了,仍在教養院上夜班,很多人都說熬夜是一種慢性自殺,我卻甘之如飴,並且享受另一種深夜讀書聽佛禪的喜悅。同時更鍛鍊了用心看世界的本領。
 教養院位於急水溪出海口的北門鹽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鄉土風情,春夏清明景和,風光日麗,秋冬景色轉換,菅芒花開滿溪畔河岸,到了十一月間候鳥南飛,一大群黑腹燕鷗來到此避冬,每天黃昏日落前,在井仔腳瓦盤鹽田附近三寮灣的上空,成千上萬的黑肚鳥盤旋於落日夕彩間,準備停在蚵架上過夜,這種被稱為黃昏之舞的景觀,真是令人嘆服。這些景象早已烙記我心中,時時會掠過腦際,近幾年來,我做過一個最暖心的夢,就是我會飛,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俯視著綠色的沃野田疇,感覺真是舒暢。
 在面對過許多人生的逆境之後,我領悟了斷捨離的真義,不再逃避現實,不會執著過去,更不會對未來不安,佛家說: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只要用心看世界,世事更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