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有鳳來儀,啊,旺啦!

2387

文、圖/敖古仁
 小時常吃菠蘿麵包,但不明白什麼是菠蘿;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菠蘿就是鳳梨;但是,直到最近才又弄清楚,原來菠蘿和鳳梨雖然是同種的水果,但是在外形、口味和價格等細節上還是有些許的差別,大概就像愛文和金煌芒果,勉強可以區分出來。
 之所以想起這件事,主要還是因為那株應節應景的紅花。每到春節前後,花市或是公園裡,總是不難發現火炬鳳梨的花蹤。鳳梨,俗稱旺來,本來就很吉利;更何況,萬綠叢中一穗穗的花紅,就像童年元宵節遊街時手持的火炬,仔細一看,紅花苞的尖頂上還跳躍著點點的黃暈,更像舞動的火焰,不想驚豔群芳還真地不太容易。
 所以,火炬鳳梨又名「鴻運當頭」,屬於觀賞鳳梨的一種。

 不過,我感興趣的問題是,鳳梨,旺來,菠蘿,甚或pineapple這些名稱的由來。
 很早以前我就對pineapple這個英文單字感到好奇,因為我總想不通市場裡常見的鳳梨和松樹,或是紅紅的大蘋果有什麼關係。後來查詢英文字源的字典才知道,原來在古英語裡apple本來就是用來泛指一切的水果,所以當歐洲人初見鳳梨時,因為形似松果,在1660年時便有人用pineapple來稱呼這個熱帶水果。
 據說,1684年(康熙23年)編纂的台灣府志中就有鳳梨的紀錄。爾後在1717年(康熙56年)的諸羅縣志中也將鳳梨描述為:「黃梨,以色名,或訛為王梨。……台人名鳳梨,以末有葉一簇如鳳尾也。」所以有此一說,早期台灣人因為鳳梨葉狹長而又有剌,像似鳳尾,所以套用「有鳳來儀」的成語,因而有了「鳳來」的雅名,閩南語的「來」與「梨」字同音,所以又演變成「鳳梨」這個現今通用的名稱,民間則諧音「旺來」這個更為俗又有力的吉利名。
 其次,菠蘿,這個名字的來源可能與佛教有關。相傳原產於美洲的鳳梨於明清年間傳入中國,當時稱為波羅蜜,因為經常與原產於印度的「波羅蜜」混淆,所以到了道光年間,吳其在「植物名實圖考」一書中便將鳳梨獨稱為波羅。至於加了草字頭的菠蘿則是首見於嘉慶年間高敬亭的「正音撮要」一書。

 所以,當我想找一個漢字來代表火炬鳳梨時,首選當然就是,「旺」啦。不過,「旺」是一個狡猾的漢字。
 翻查秦漢以前的古籍,我找不到「旺」字,「說文解字」裡也沒有收錄,即便是青銅器,目前所見僅此一件戰國晚期的「陳旺戟」,不過這件器物上的「旺」字卻不是目前習見的寫法。所以,學者的看法是「旺」字的初文應該是「暀」(讀音如「旺」),「說文解字」訓成:「光美也。」是個形聲字。但是,即便以「暀」字重查秦漢以前的古文,也只能在「爾雅」裡查到三處的釋文,由此可見,就算是「暀」字在那時也只是個罕用字。
 漢朝以後以迄於民國初期,「暀」字出現的頻率仍低,僅有「廣韻」、「太平御覽」和「康熙字典」三書中可以見到少數的釋文。然而,如果是「旺」字那就是真地很旺了,除了在「通典」等字典,以及「全唐詩」中偶見這個字的出沒外,像是「西遊記」之類的小說雜記中經常可見「旺」字出現在人名或是口白中,總數可達300餘次。由此可見,漢代以後,「旺」已經取化「暀」字,而成當時民間口語的常用字。
 不過,如同「旺」字不受古時的墨人騷客所喜,書法家的筆下也很少出現「旺」字。翻查書法字典,所得也不過是顏真卿寫過的一個楷字,以及明代的文徵明和徐渭的兩個行書字而已。

 小時,鳳梨罐頭常見於中元節的供品,節後可能生吃下肚,和豬下水炒成一盤酸甜的家常菜,或是封進冷凍袋轉成夏日自製的冰品。
 如今,到了年節,逛一圈附近的宮廟、大賣場,或是從彩券行往裡望一眼,總是可見鳳梨、「鳳來」、旺來的各種風姿。我想多數人也和我一樣吧,眼見鳳梨,心中所想卻是那個「旺」字。總歸一句,就是旺啦,就像那株火炬鳳梨。
 但或許是真地太旺了,回顧2019年,不僅各地接連森林大火,同時不少國家和地區也是動盪不安,真不知這把火要燒到什麼時候?據說,五行「庚子」,仍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