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 速做大腸鏡

376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定期篩檢是預防及遠離大腸癌的重要方式,衛福部國健署指出,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3%大腸癌死亡率。另,研究顯示,經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後,3個月內及時做大腸鏡確診,可大大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國健署指出,引發大腸癌的肇因有很多,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肥胖、高脂肪食物、紅肉、低纖維飲食、抽菸及飲酒等。
 依國健署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3%大腸癌死亡率。
 另外,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李宜家醫師等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且完成大腸鏡的檢查者中,5.1%的民眾有大腸癌、1.1%者有進行性大腸癌、47.6%的民眾有腺瘤、13.9%者有進行性腺瘤。
 研究顯示,若能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越低,在篩檢陽性後超過3個月以上做大腸鏡,得到進行性大腸癌的風險比3個月內完成大腸鏡檢查者增加2倍,而若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得到進行性大腸癌的風險更達到2.8倍。
 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後,3個月內及時做大腸鏡確診,是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不二法門。
 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安全又簡單,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僅需在排便後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檢驗單位,便可等待篩檢結果。
 國健署呼籲,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時,及早至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