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丁頓氏症壞蛋白 中研院找到破壞分子

371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亨丁頓氏舞蹈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中研院團隊設計出一特殊分子,能分散變異的亨丁頓壞蛋白,進而減少毒性及損傷。
 中研院表示,亨丁頓氏舞蹈症患者發病後手腳會不聽使喚,像在跳舞一樣,疾病主因是突變基因讓亨丁頓蛋白(mHtt)異常聚集,造成腦部神經持續性退化,病患平均存活約15至20年。
 亨丁頓氏舞蹈症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與前生醫所助研究員杜邦憲組成團隊,針對該疾病進行研究。
 黃人則表示,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病人,變異的亨丁頓蛋白帶有過長的聚麩醯胺酸鏈(polyglutamine),隨著聚麩醯胺酸鏈的增加,亨丁頓蛋白容易堆積在腦部、破壞神經元。
 為此,研究團隊設計出「雙極性胜肽分子」,能夠將一團團聚集的亨丁頓蛋白分散開來,有助減少對神經細胞的毒性及損傷;另,研究團隊也發現,將雙極性胜肽分子透過鼻腔給藥至罹病小鼠,能使小鼠在滾筒跑步機上維持平衡,運動功能明顯改善,且在T型迷宮實驗中,能展現較好的認知功能。
 黃人則也提到,過去有關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研究,不易從生物體內觀察變異蛋白聚集化的過程;此研究突破建立生物光電影像平台,透過螢光影像顯微系統,觀測亨丁頓蛋白在活細胞中聚集與分散的過程。
 中研院表示,研究團隊在小鼠神經細胞實驗中,把變異的亨丁頓蛋白標示上兩種不同的螢光蛋白,此時,若變異的亨丁頓蛋白互相靠近,將改變螢光蛋白的放光特性,藉此觀察變異蛋白是否聚集,以及雙極性胜肽分子的抑制效果,目前已獲得和此研究相關的台灣專利,其他國家專利則正申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