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修復 百年啟明堂獲補助

1544

算命巷內的百年老屋緊鄰列為市定建築的利源巷隘門,屋主陳林總(左立者)決定將拆除重建改為整建,為老屋保存盡心力。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西區知名的算命巷,列為次要古街道,若老屋拆除新建將退縮,將讓老街風味盡失,為百年老屋保存盡心力,屋主陳林總寧耗鉅資整修,也堅持不拆除,心意獲得文化部和文化局經費補助肯定,一起維持老屋和老街的風貌。
 祀典武廟與大天后宮旁的「算命巷」和周邊區域為府城歷史最悠久區域。文化局表示,從一八七五年的台灣府城街道圖,可發現算命巷已經存在,即使經市區改正,巷弄紋理仍維持至今。

算命巷內的百年老屋屋頂,為少見的兩波浪式,相當特別。 (記者林雪娟攝)
 原啟明堂街屋,是百年老屋,大有歷史,其立面建築曾翻新,但內部建築建構至今上百年,由陳林總祖先開設啟明堂擇日館,目前啟明堂搬遷至同巷弄他處,原處租人,因百年老屋多處毀損、漏水,原想拆除重建,但因老厝緊鄰當時被列為暫訂古蹟的「利源巷隘門」,具有文資概念的陳林總徵詢文資處,轉由「好舊好」團隊輔導,他決定將拆除重建改為整修。
 陳林總說,拆除恐傷隘門,且得退縮,恐影響老街整體景觀,他願意為保存老屋、老街盡心力,經團隊輔導向文化部爭取私有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經費,成為台南市第一個獲得文化部補助案例。

算命巷內的百年老屋,以整建方式維持老屋、老街風貌。 (記者林雪娟攝)
 也因為這樣的用心,讓這棟上百年的老屋得以重獲新生,未來將設為推動公益的社區問路店。為修復老屋,營造商長寬建築,包括木作、泥作、瓦作等,全數聘用具有修復文資建物資格的老師傅,並循既有工法施工,過程幾經波折,包括製圖、修圖、養白灰、地層下陷且得保存原不同地磚面、找瓦等;專案主任謝昀翰說,除翻找資料,修復過程得不斷請益,曾一度想彩繪外牆,但經教授評估,外牆白灰歷經風化形成自然紋理,建議妥善保存。
 團隊表示,台南共有二十一間老屋獲得文化部補助,四月十五日為計畫最後提案日,最高可獲得七成修復補助,另補助文化經營類,詳洽文化局文建科二九八一七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