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賞玩專刊>高古青銅器鑑偽淺談

885

戰國 蝌蚪文鼎
 ⌾黃文賢口述/劉振漢整理
 古文物對芸芸眾生來說除了文化的傳遞外就是在藝術美感的欣賞,但是對收藏家來說,真偽則是必須關心的事,古董文物的鑑定有些通則可參考,可從材質、型制、紋飾、製造細節來入手。接著以青銅器為例做一簡單的探討。
 材質:戰國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所構成。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此與後代的銅質明顯不同,例如宋仿銅器含少量的鋅,銅色黃中泛紅。明清則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發黃。
 型制:每一種青銅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制、大小、高矮都會產生變化而形成規律。這就必須下工夫將各個年代的器型特徵熟習,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紋飾:紋飾如同是器物的外衣,必須合體、適合時代的風尚,作偽者有時因為疏忽或想標新立異,容易產生破綻。
製造細節:商周時期,極大部分青銅器是用陶範法鑄成,因此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都會留有陶範拼合澆鑄後留下的範痕。另外,陶範所鑄銅器為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會在內外范之間墊一墊片,因材質跟銅液有異,觀察銅器上遺留下的墊片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此外銅器埋藏於地下數千年之久,其上的銹是多年慢慢累積生成的,通常對比人為做出的鏽要更為緊實不易脫落;而且銅質也已慢慢變質,敲起來聲音較為沉悶。以上即為高古青銅器簡易的辨偽方法,但由於偽古工藝的進步,提醒讀者若無經驗,判斷真偽必須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