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人類書寫的歷史與未來

619

▉程奇逢
 大英圖書館舉辦年度特展WRITING(書寫)的時候,我正在倫敦。展覽規模不大,但展出的文物很珍貴。好的展覽像是有靈魂似的,你能感受到它,並為它所吸引。英國的許多博物館和展覽,與美國相比,其氣韻及內在精神都顯得更加深邃,有底蘊。英國人歷史感強,嚴謹又優雅,這使得他們有底氣嘲笑美國人「土氣」。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書寫歷史的展覽。人類最早的文字公認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在這裡,我第一次見到楔形文字泥板,讀過世界史的春風秋雨,對它仰慕已久,現在隔著5000年的時光與它對視,心中翩然生出深深的感動。當年第一次見到甲骨文也是這樣的心情,1992年,去國十年之後,我第一次回到中國,行程之一就是去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博物館,如同去朝聖一般。   從楔形文字泥板,甲骨文說去,展覽講述了文字的演變及多樣化,各種書寫材料與書寫工具,時間跨越五千年,文字種類橫跨五大洲。古埃及石碑,刻有文字的瑪雅石灰岩石,發現于敦煌石窟中,公元868年5月11日印制的<金剛經>──它是世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477年英國第一本印刷圖書<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國人用的毛筆,歐洲人用的略有殘損的鵝毛筆。
 紙的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書寫行為的重大貢獻。有了紙才有書,在中國,知識分子被叫做「讀書人」,書成為他們人格身份的一部分,蒲松齡說:「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愛書,迷書,癡書的人與故事常常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法籍突尼斯藝術家錫德將阿拉伯文的書寫藝術形式與塗鴉和街頭藝術相結合,為展覽創作一件作品,作品引用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為自己寫的墓志銘:「我像你們一樣活著」。莫扎特一件樂譜和他的筆跡也在WRITING中展出。既定的「書寫」概念正在受到挑戰。
 展覽開始的泥土石頭與結束部分的電腦音頻視頻產品,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物質世界。現在人們寫作好像不再拾筆,而是敲打鍵盤,漢語中的很多成語,如妙筆生花,筆耕不輟,筆鋒犀利,可能要被淘汰了。展覽中一張圖片,顯示一個人正在平板電腦上製作彩色圖表工作報告,有趣的是,展覽開頭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的也是報告所需支付大麥作物的數量。
 本次特展的主策展人艾德里安‧愛德華玆發問:「我們希望觀眾藉此機會探想身處數碼時代的自身與書寫之間的關係,並且反思: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否拋棄筆與鍵盤,轉投聲控機器與視頻通信的懷抱,抑或是我們繼續書寫?」
 我希望書寫仍會繼續下去,但好像我們已經走在告別書寫與紙媒的路上了。現在作家敲鍵盤進行寫作,在互聯網上發表作品,成為常態,普通民眾向親友祝賀生日時:HBD,驚歎時:OMG。但我相信,當代的書寫的方式,會像楔形文字,甲骨文一樣,令後代景仰崇敬,因為它是人類漫長歷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王鼎鈞
 從我能夠閱讀那年起,有學問的人不斷告訴我,這個要消失了,那個也要消失了。
 例如說,宗教將要消失,因為宗教是人類的童話,現在人類長大成人了。可是現在呢,宗教反而入世了。
 例如說,家庭要消失了,因為工業化使親子關係淡薄,離婚和外遇增加。可是現在呢,薪水越高的人退休越早,他們重視家庭生活。
 後來我從廣播電台找到工作,有學問的人說,電台是夕陽工業,將要被電視淘汰,可是現在呢,收音機裝在每一輛汽車上。
 也有人說,電影也要消失,因為電影能做的,電視都能做,而且可以送到你的客廳裡。結果呢,電影的品質反而提高了。
 也有人說,長篇小說即將消失,讀者越來越忙,時間越零碎,「只有看守倉庫的人才看長篇」,結果呢,莫言出頭了!
 還有,郵輪要消失了?鐵達尼號仍然再造一艘,刺繡要消失了?和服的地位並不動搖,毛筆要消失了?每一縣至少有一個書法協會。方塊字要消失了?結果不過是少寫了幾畫。狼來了,狼來了,我相信山中的確有狼,不相信它能把所有的羊吃光。
 最新的說法是,紙媒(紙張印刷的媒體)要消失了,因為網路比它方便。網路對紙媒確實構成挑戰,但紙媒是否消失,不在它有沒有遭到挑戰,而在它如何回應挑戰,如果不能回應,或者回應錯誤,才會滅亡,這話也是有學問的人說的。現在給紙媒發訃聞,為時尚早,為它把脈進補,倒是刻不容緩。
 請恕直言,手機拿在手上很舒服,那重量,那尺寸,邊緣的角度,平面的潤滑度,都經過專家設計,一再改良,讓你感覺它天生就是你肢體的一部分。一本書拿在手上就不同了,紙張像刀刃,封面像鐵片,打開以後書頁掙扎彈跳,好像不願意給你看,左右兩頁接近裝釘線的那兩行字都掉進裝訂線的那條溝裡頭去了,你得十指並用,小心打撈。如此這般,我們面對挑戰需要回應。
 再看傳達的訊息,手機裡面已形成一種新的文體,語文淺明,節奏活潑,結構單而有層次,而且開頭兩句話就抓牢你的注意力,你即使看完了會失望,也還是不能不看下去。偏偏那些短文大都親切雋永,不乏奇思妙想。那些作者好像無意成為專業作家,興之所至偶一為之,跟別人不重覆也跟自己不重覆,如「新桐初引,新露乍滴」,在下不敢亂攀別人,自知望塵莫及。如此這般
,我們面對挑戰需要回應。
 說到這裡,回想當年電影面對電視的挑戰,全世界電影界的精英一致「發揮自己的優點,攻擊敵人的弱點」,逼退電視,立下楚河漢界,如此這般,不禁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