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血糖 38歲女昏睡不醒

962

高姓女子極度低血糖,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兩側大腦及海馬迴的腦病變,經過數月治療仍然呈現認知及動作障礙,無法自理生活。(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8歲高姓女子沒有特殊病史,只有失眠偶爾服用抗焦慮藥物,某天睡到下午還叫不醒,家人以為鎮定劑過量,趕緊送醫。驗血發現極度低血糖,緊急注射葡萄糖液也不見清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兩側大腦及海馬迴腦病變,診斷為長時間低血糖造成腦病變和腦損傷,治療幾個月後,慢慢醒來但行為反應遲鈍。
 台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子敬說,低血糖症狀輕微的人,常會莫名出現頭暈、盜汗、心悸、發抖等症狀,嚴重會出現抽搐、昏迷、休克等,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失去知覺,甚至誘發心臟病發作及永久性腦病變。
 林子敬表示,低血糖腦病變除了行為怪異、抽搐、昏迷外,如果大腦皮質和海馬迴部位血糖波動過大,將導致神經元受損死亡,腦血管也會產生病變、栓塞,引起腦部萎縮、認知功能退化,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
 林子敬說,這名高小姐送至急診時,嗜睡昏迷叫不醒,緊急注射葡萄糖液還是昏迷,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兩側大腦及海馬迴腦病變,診斷是長時間低血糖造成腦病變腦損傷,治療後雖然醒來,行為反應都變得遲鈍。
林子敬指出,低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低於生理狀況的正常值,正常人血糖濃度通常維持在70至140mg/dl之間,幾乎不會低於70mg/dl。低血糖症狀最常發生在糖尿病友身上,高達9成5的糖友都曾因低血糖出現冒冷汗、心悸、發抖及全身無力症狀;少部分病人本身沒有糖尿病,卻因急性感染症、創傷或空腹下大量飲酒加上飲食減少或腹瀉導致低血糖。
 林子敬說,發生低血糖時,及時補充糖分,症狀會得到明顯緩解,但如果低血糖不能及時改善,就會影響到大腦功能,出現系列神經系統異常表現,甚至導致昏迷等嚴重意識障礙的情況,林子敬醫師提醒,低血糖狀況如果沒有緩解或改善,應即刻就醫進一步診斷治療。
 避免低血糖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控制血糖在一定範圍內,不要波動,台中醫院提供民眾5秘訣:按時用餐不勞累、規律監測血糖值、隨身備有含糖物、密切關注遵醫囑、多次低糖找病因。只有靠規律的飲食及運動計劃、學會辨認低血糖的症狀並遵從醫師指導,適度留意自己的活動量及飲食上改變,就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