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腹瀉 體重掉一半

682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例20年來增加30倍,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蘇培堯醫師(左)與病友會會長楊式光聯手呼籲病友樂觀面對及積極治療,都有助減少病症復發。(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季節轉換之際,天氣忽冷忽熱,許多人出現頻繁腹瀉的症狀,但醫師提醒,只要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且經常伴隨腹痛、體重減輕或發燒等症狀,要小心是難纏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嚴重時會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台灣小腸醫學會6日舉辦「對抗發炎─我能出招」衛教講座,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在會中表示,今年34歲的兒子阿龍(化名),大學時頻繁拉肚子,起初不以為意,但後來嚴重到食不下嚥、癱軟臥床、無法上學,體重爆瘦,且因肛門廔管,2次動手術卻不見傷口完全癒合,才驚覺不對勁,歷經4、5年四處求醫,經小腸攝影檢查,才終於確診為「克隆氏症」。
 楊式光表示,阿龍罹病初期,體重從原本98公斤爆瘦剩50公斤,且發生肛裂和肛門廔管,多次進出醫院仍查不到病因,直到確診並治療控制,不僅完成大學課業,目前更在保險業中闖出一片天。
 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根據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資料,目前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約4千多人,相較於1998年的139人,成長近30倍,相當可怕。
 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屬免疫疾病,因此,好發於20至40歲免疫力旺盛的青壯族群,但到了50-60歲免疫力退化的年齡,又會有一小波高峰。
 臨床症狀不僅引起反覆的腹瀉、腹痛和血便,影響生活品質,也常見許多患者因腸壁不斷遭受免疫系統攻擊,出現發炎、潰瘍,甚至因為引起廔管、穿孔或阻塞需接受多次切腸手術,導致短腸症,不得不透過靜脈注射補充營養。也有因為嚴重腸炎造成巨腸症須接受大腸切除。另外,患者也會因腸道反覆發炎,提高併發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在治療上,雖然發炎性腸道疾病無法根治,但仍可透過藥物、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甚至生物製劑來有效控制病情。
 蘇銘堯表示,莫名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和發燒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5大警訊,民眾若反覆發作,應盡早就醫檢查,如早期發現並規律用藥,都有助減少復發和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