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主編精選〉我的秘密實驗

1186

 文/古家榕 插圖/國泰
近日,我的一個祕密實驗,終於落幕了。
自從成為全職母親,我對「何時上學」這件事,便重新有了思考。尤其當我發覺,女兒讀國小後,身心皆被課業所竊據,有道是:「校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親娘是小三。」痛失正宮地位的我,一見兒子提起幼稚園、那滿臉的生無可戀,當即霸氣一拍板:
「不上了,咱們小學再會!」
就這樣,在受試者發光的小眼神裡,我的育兒實驗啟動了。
不上學的日子,母子倆的對話多半是:「媽媽我想玩樂高!」「好!」「媽媽我想畫畫!」「好!」「媽媽我想看天空發呆妳不要吵我!」「好好好當然好!」當時,兒子的整顆心,猶如一台強力吸塵器,正急速運轉著吸納萬物為己有,而我唯一能做的,便是牽起他的手,在世界這張織錦緞的地毯上,日復一日遊走於斑斕間,以童稚的熱情陪他釐清四時的華美。
直到今年六月,對話內容慢慢傾斜成:
「你現在想做什麼?」「隨便都可以。」
「聽故事書?」「不要!」
「打撲克牌?」「不要!」
「玩數學題?」「不要!」
「你到底想做什麼?」「隨便都可以。」
折騰到最後,我都不確定自己是比較想跟兒子磋商今天玩什麼,還是寧願去找刁蠻情人討論晚餐吃什麼。
然而,也是這個變化,讓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兒子,已不滿足於母親羽翼遮蔽下的天地,開始對遠方心生嚮往。母子相伴的路即將到盡頭,下一段旅程,該留待他自行探險了。
九月開學後,兒子終究成為小一新鮮人。今天早上,當我送他至川堂量完體溫後,他竟抬起頭對我說:
「媽媽,妳送我到這裡就好了,我自己進教室。」
我放開兒子的手,瞧著頭戴亮橘帽的小小身影,一步步往教室的方向走去,而我倆喜怒哀樂的親子時光,似乎,也正隨著那小小的步伐,一幕幕從長廊底下流淌過去了。
兒子背影消失的瞬間,我的心頭浮上酸楚卻又釋然的滋味──曾經以為,這場秘密實驗的目的,是成功培養兒子與小學接軌的能力,但直到此刻,才明白我真正完成的,是透過陪伴給了他很多的愛,並在這些愛灌溉出的安全感中,浸潤出一顆能獨力走上長廊的、強大的心。
教養,是場無法重來的實驗。我永遠不會曉得,選了另一條上學的路,會不會過得比較好,但,每當我想起這段靜靜撫育兒子的光陰,自己的心,始終是充滿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