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文史青年正傳 開展

1049

呼應建城四百週年,文化局展出當年的「南國文史青年」,如何透過田調研究,書寫台南史。(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文青這個詞,可不是現代人專屬,呼應台南即將建城四百週年及台南文史協會一甲子,文化局和文史協會合作,共同策劃「南國文史青年正傳─台南市歷史館.台南市文史協會的共構年代」特展,感謝這群前輩除進行田調,為台南留下紀錄,更捐出許多珍貴文物,為台南書寫台南史。
特展三十日起於鄭成功文物館登場,展出由文物館典藏,文史協會成員提供的珍貴文史文物,配合現代年輕人觀點,以生動有趣方式,呈現早期台南文史研究者深耕田調行動。
文化局表示,台南人文薈萃,留下豐富古蹟、文物、文獻等文史資源,此次聚焦一九三0年代起,活躍於台南的在地青年文史研究者,如石暘睢、莊松林、黃天橫、林勇、連景初等人,以其當年研究歷程與成果為主題,帶領早年的文史研究者,如何透過公私合作,進行文史研究和活動。
 鄭成功文物館明年將閉館整修,配合建城四百年,改為台南市歷史博物館,兩者之間遙相呼應。文化局表示,當年這些文物由許多文史前輩捐出放在歷史館內,幾經遷徙,目前放置於鄭成功文物館,如今館舍又要改回歷史館,冥冥中,有此緣分。
 當年這群前輩蒐集而來的大批珍貴藏品,如今成為文物館的核心館藏,包括明墓出土的金飾玉器、瓷器陶壺、石碑拓本等,彌足珍貴;此外,前輩們也提供早年的文史研究、田野調查照片、筆記等珍貴文字及影像紀錄,結合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將內容數位化,讓所有人可一窺其研究精神。
 當年的文青,以田調方式,對台南在地歷史貢獻自我熱忱和心血,文化局希望有更多現代文青承先啟後,建立協作平台,開拓多元的書寫共創台南史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