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東洋引進疫苗破局,過程詭譎疑點重重

2825

台灣東洋代理新冠肺炎疫苗破局引議,公司董事長林全主持記者會,強調自己絕對不可能內線交易。(中央社)
 喧騰一時的台灣東洋取得德國BioNTech(BNT)新冠肺炎疫苗授權,日前宣告破局。這本是商業行為,似乎不足為怪,但過程詭譎,官方與業者說法又有諸多矛盾,是否有特定人士非法操縱股市?有無內線交易?官方有無立場反覆?業者是否背黑鍋?在在都值得深入追究。
 按照官方的說法,疾管署只要求台灣東洋就「一百萬至兩百萬劑」疫苗與BNT商談,東洋是因為拿不到BNT的直接授權,才會破局;而東洋方面則強調,官方早已與BNT洽談,東洋僅是完成指揮中心交辦的任務,沒想到要與對方簽訂合約,指揮中心卻臨時反悔,表明僅需二百萬劑,因此與BNT談不下去。究竟哪一方的說法真實?當然還要看證據。不過,以下幾點顯然很有爭議。
 首先,十月十二日東洋召開記者會之前,每天成交量只有一百到四百張,但當天東洋成交量兩千四百零五張,一天暴增六倍,十五日甚至高達三萬多張,股價從十二日的六十七點八元,飆到十五日的九十點三元;十一月二日交易量再高達一萬多張,次日傍晚就發布破局重訊。此過程是否有內線交易之嫌?連東洋董事長林全都請求櫃買中心、檢調協助調查,盼儘快釐清疑雲。
 耐人尋味的是,林全口中的「外部人」介入,究竟是仲介業者?擁有BNT疫苗大中華銷售權的上海復星醫藥?可能運送疫苗的業者?還是民進黨內派系?難道不應該儘速查明,以正視聽嗎?為什麼陳時中卻說「東洋發布消息無誇大不實,不建議調查」呢?難道其中另有蹊蹺?
 更關鍵的是,其他國家評估新冠疫苗最主要的考量,無非就是安全性及有效性,而民進黨政府最重要的考量卻是政治因素。根據專家評估,目前最有可能量產疫苗的國家,就是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目前已有十三個疫苗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在全球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最接近成熟的九種疫苗中,就有大陸的四種疫苗,而且預計今年底,大陸疫苗的產能將可達到六點一億劑。
 問題是,民進黨政府一直排斥中國大陸的疫苗,陳時中稍早宣布我國對外採購「一概排除中國疫苗」;如今BNT疫苗在亞洲交由大陸藥廠代理,衛福部又堅持東洋要有「直接授權」,不能經由大陸代理商間接取得;這無異表示民進黨政府要採購的疫苗,縱使是「中國代理」也不行。試問,萬一中國大陸取得所有疫苗亞洲區總代理,屆時台灣是不是也要全部拒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灣研發的疫苗,最快恐怕也要等到明年第二季才能推出;而美國的兩支臨床三期試驗中的疫苗,不久之前才因受試者有嚴重反應而暫停,目前雖已恢復試驗,但推出時程勢將延遲;至於前幾天才公布的美國輝瑞公司疫苗,固然號稱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保護效果,但這支疫苗需要攝氏零下七十度的超低溫存儲運輸,遠遠低於其他研發疫苗所需的存貯溫度。國內醫院有無此項設備?能否普及?已經是很大的挑戰,更遑論物流、運輸業者的承擔能力,這說明台灣要想寄望美國完全不切實際。
 顯而易見,在堅絕排除大陸疫苗的狀況下,國內短時間內無法生產疫苗,其他國家供應又有困難,台灣要靠世衛組織等單位主導的COVAX較快分配到疫苗也恐難樂觀,一旦疫情擴大,台灣人民勢將陷於困境,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