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示警 非類固醇消炎藥恐致羊水減少

14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美國食藥局(FDA)發布警訊,非類固醇消炎藥品(NSAIDs)恐使胎兒周圍羊水量低下,甚至造成併發症,食藥署也跟進示警,也擬請專家討論是否建議20週以上孕婦別用。
 美國FDA日前發布用藥警訊指出,截至2017年7月,美國共有35名孕婦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後,胎兒出現罕見但嚴重的腎臟問題,且羊水量減少,多數個案孕期大多落在20週左右,建議將仿單上註明30週以上孕婦避免使用的規定下修至20週。
 對此,食藥署也擬跟進發布警訊,並表示,最快明年初將召開專家會議,了解國內用藥狀況,研議是否跟進修正仿單建議文字,將不建議懷孕滿30週孕婦使用,下修至20週。
 食藥署表示,NSAIDs通常用於緩解疼痛及退燒,含有阿斯匹靈(aspirin)、異布洛芬(ibuprofen)等成分,國內藥品許可證共1287張,包含處方藥929張、非處方藥358張。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洪泰和表示,實際上,非類固醇止痛藥不只可作為止痛用途,還能以「仿單外使用」方式用於安胎。臨床上,懷孕20週以下的孕婦若有流產徵兆,大多會以黃體素安胎;20週至24週以上的孕婦若出現早產徵兆,傳統上會給予乙型受體素類安胎藥,近年愈來愈多實證醫學也發現,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鈣離子阻斷劑類藥物同樣具有安胎效果。
 不過,近年歐盟研究發現,乙型受體素類安胎藥恐增加孕婦肺水腫等嚴重副作用風險,全面禁止乙型受體素類成分藥品用於安胎。
 由於食藥署近幾個月正啟動相關評估,研議跟進歐盟規定全面禁用,洪泰和強調,非類固醇止痛藥原本就很少用於20週以下孕婦,未來如下修非類固醇止痛藥使用週數,醫師用藥選擇將大為限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