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創作 製紙製磚也能變魚衣

950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結合民間和學界力量,推出「拾麟計畫」,將原本屬於廢棄物的魚鱗,發展成新材質,運用於藝術創作。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看到魚鱗,你會想到什麼?垃圾、膠原蛋白還是藝術創作?目前魚鱗已經發展為美容或飲料之用,然尚未運用在工藝創作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和學界、產業界等合作,進行「拾麟計畫」,創作者將其運用在藝術展現、陶藝甚至建材,這項研究也獲得荷蘭教授肯定。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希望這項專案能成為模範,達到未來「在地性材料於工藝產業循環利用」目標,為工藝產業帶來影響。
 虱目魚產量,台南居冠,也因此產生許多漁業廢棄物魚鱗,雖然目前包括魚鱗面膜、膠原蛋白飲陸續研發,然魚鱗產量大,工藝中心因此和民間單位及荷蘭Material Experience Lab(國際材質試驗研究室)交流合作,推出「拾鱗計畫Project FS」,希望為魚鱗找尋更多的創作應用機會。
 昨日舉辦發表會,由五位創作者分享魚鱗創作過程和作品,他們整合各自專業背景,將魚鱗應用在陶藝、食物設計、藝術表現、建材、紙藝裝置,現場並與外國學者連線交流,對於創作者將魚鱗製作成透紙,展現在光線下波光粼粼的意象;運用在陶藝上,可取代三成的礦物;魚鱗運用於糖果、糯米紙等;魚鱗甚至可製作成「麟織磚」,成為建材及將魚鱗製作成「魚衣」,然淋雨後卻會融化的「雨衣」,展現其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