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輻射立體定位+冷凝燒灼 高風險心律不整 成功治癒

1540
中榮醫療團隊利用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成功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6歲翁姓女子數月來因反覆心律不整,曾經至其他醫院就診,其病因屬於常見的心室上頻脈,因為其心律不整的病灶,經研判可能非常靠近心臟的正常傳導路徑(房室結),電燒灼手術可能引起心臟正常傳導路徑的受損,因此她猶豫不敢接受治療。經由轉診至中榮就診,隨即為病患安排心導管電燒灼手術,團隊選擇採用低輻射3度空間立體定位儀執行手術,同時使用冷凝電燒灼導管來治療病灶。

台中榮總醫師李政鴻手術中,翁女的心律不整病灶,確實位於心臟正常傳導路徑的旁邊,也屬於高併發症風險的位置,因此在精準的立體定位並輔助冷凝電燒管的治療下,成功燒灼掉其病灶,同時未損傷到正常的房室結,治療後也未再復發心律不整。3度空間立體定位儀除了能更精準的定位出病灶外,也大幅降低了輻射線的曝露劑量,減少輻射傷害,對於年輕的育齡族群,更有保護的效果。

李政鴻指出,陣發性上心室頻脈是年輕族群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傳統的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是使用X光透視心臟定位,將導管放到正確的位置後,找出病灶加以熱燒灼能量治療,成功率雖可達9成以上,病人卻也需要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對於年輕的育齡族群,具有潛在性的輻射傷害風險。隨著科技的進步,3度空間立體定位儀除了能更精準的定位出病灶外,也大幅降低了輻射線的曝露劑量,減少輻射傷害,對於年輕的育齡族群,更有保護的效果。

此外,傳統使用熱燒灼能量來治療病灶時,如果病灶位於心臟正常傳導路徑附近時,可能會同時損及正常傳導路徑,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使用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相較於傳統的熱燒灼,可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台中榮總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3度空間立體定位系統使用在複雜性心律不整治療已經發展多年,然而該技術在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的應用卻是新的領域,可藉由電阻的改變來偵測定位導管在心臟內的位置,不需要輻射線曝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比傳統X光透視的方式精準,也減少輻射量,提升病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