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ECFA不但應該持續,更要強化

376

 鄧岱賢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昨在接受立委質詢時坦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整體而言對我方有利,希望持續下去。由此可知,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與大陸都有好處,不但要持續,更應該要強化。
 自從一九八七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經過三十二年的交流合作,當前中國大陸已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二大進口地區、第一大外匯順差來源、同時也是台商對外投資與國人出外旅遊最多的地區,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合作非常密切。
 首先,從人民往來的角度來分析,兩岸人民往來可增加相互瞭解與情感、化解彼此誤解、同時也增進彼此利益。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八年期間,大陸觀光客來台超過一千萬人次,為台灣帶來為數可觀的觀光收益,包括旅遊業、交通業、餐飲業、伴手禮業,甚至計程車業都因此而受惠。
 其次,從貿易的角度來分析,近年來中國大陸與香港占台灣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每年為台灣創造超過七百億美元的外貿順差,累計超過七千億美元,超過台灣整體的外匯存底,為經濟發展增添無限動能。台灣必須思考如何讓中國大陸與香港持續成為台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市場。
 過去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於二0一0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ECFA,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生效後,台灣有五百三十九項出口中國大陸免關稅與享有通關便捷的權利,有效促進台灣這些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現在連民進黨政府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都承認「ECFA整體而言對我方有利,希望持續下去」。
 第三,從投資的角度來分析,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迄今大陸台商赴大陸投資已經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若再加上台商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轉投資,其金額絕對不僅於此,台商赴大陸促進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奠定台灣在全球商品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也增加了台灣幹部的雇用。
 兩岸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卓著,大陸台商更是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紐帶,政府實有必要維繫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讓台灣能善用大陸經濟成長的動能,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助力;讓台商能有完善的經營環境,能繼續開創事業規模。
 眾所皆知,中國大陸在二0一0年與「東南亞國協」(ASEAN)簽署之「自由貿易協議」(FTA)生效實施,「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之產品百分之九十享有零關稅優惠,其餘百分之十之產品平均關稅僅有百分之零點一,這些優惠條件促使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產品之數量及金額大增,也大幅吸引外商前往東南亞國協投資興業,以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
 而中國大陸也將與日本與韓國簽署FTA,若其內容和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簽署FTA之內容相當,那將對台灣出口大陸之產品造成極大的壓力,特別是台灣與韓國出口大陸的產品超過百分之七十重疊,如果韓國出口大陸產品能享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而台灣出口大陸產品要面對平均百分之八點九的關稅,可以想見,台灣出口大陸產品的競爭壓力有多大,因此,兩岸強化經濟合作刻不容緩。
 誠摯希望,台灣方面能遵守WTO規範,在做好充份準備後,逐步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讓被禁止進口的大陸一千四百項工業產品與八百三十項農產品能分期、分項目逐年解禁開放。同時也希望兩岸要儘速完成ECFA後續的「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強化兩岸經濟合作。
 總而言之,在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時代,兩岸早應放棄相互猜忌、相互防範的思維,朝相互開放、相互合作的道路邁進。ECFA是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不但應該持續,更要強化,為雙方經貿開創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作者為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