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粧佛傳奇 西佛國出書

1902
西佛國第四代傳人、九十二歲的蔡天民(前)和新書作者謝奇峰合影。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是「萬神之城」,粧佛工藝更是全台首指,傳了五代的「西佛國」,仍保留傳統礦物彩、綿紙「裱褙」神像的傳統做法,已被市府登錄為粧佛工藝保存者。民俗學者謝奇峰出版「西佛國:府城五代粧佛世家傳奇」新書,介紹這個「賦神」技藝百年的傳奇家族,尤其第四代的蔡天民已九十二歲,斧耕七十九年未曾中斷。

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謝奇峰退休後全心投入鑽研府城民俗文化,「西佛國」一書是他繼「台灣神明圖鑑」之後發表的新書。

西羅殿二鎮廣澤尊王經西佛國二代蔡心改造後變成大帥哥,不論那種版本的府城四大名佛皆位列其中。(記者陳俊文攝)

謝奇峰表示,府城粧佛藝術有重寫意的泉州派和重寫實、誇張的福州派和吸收兩派精華、代表本土的閤派或稱漳州派等三大派別,各派別表現工藝手法各異,可從開山王廟、鄭氏家廟、延平郡王祠不同派別表現的鄭成功像看出端倪。

泉州派是府城粧佛藝術大家,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台南市商工案內」登錄七家粧佛店,泉州派就占了六家,它以師徒傳襲方式,多為父子相傳,講究慢工出細活,特色是敦厚、重心境的表現,外皮喜用漆線,以綿紙包裹神像外皮,再上黃土底,最後以礦物顏料上色的傳統技法至今仍保存,在台南地區絕無僅有。

府城七成大廟都有西佛國雕塑神像,而良皇宮二鎮保生大帝、西羅殿二鎮廣澤尊王、南廠保安宮吳府二鎮、和崇福宮二鎮玄天上帝等「府城四大名佛」,都出自西佛國之手。

西佛國傳承五代的技藝,從一八六三年第一代蔡義培在大陸泉州起家至第二代蔡心定名為西佛國、第三代蔡南山交給第四代蔡天民,再傳到第五代的蔡友誠,百多年來五代人皆只做粧佛藝術,非常難得。作品遍布府城甚至日本、新加坡。

從十三歲開始接觸粧佛工藝的蔡天民表示,他也是看家裡工作忙不過來才投入這項工作。粧佛首要有興趣,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坐不住的人也做不來。西佛國的粧佛手法內行人一看便知,比如神尊扶在腿上的手部動作以「反折」型式表現。腰部的玉帶習慣彩繪代替嵌玉。雕神像的木材選用紋理交叉、不易斷裂的牛樟。

佛像是各廟宇最重要的藝術呈現,其神韻也是吸引香客膜拜的重要因素,各家廟都要聘請技藝高超的工匠進行PK,能夠勝出就能創造歷史地位和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