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離我多少遠呢?

1002

■蘇佳欣

我家住在城市高樓,視野遼闊,可以看得很遠。天氣晴朗時,東邊可以看到日出,西邊可以看到日落。然而,時而雲層太厚,特別是秋冬季節,空氣品質不佳,總是灰灰白白、朦朦朧朧的。

清晨山頭那邊,開始變色的天空,大概要經過幾秒鐘後,我才看到陽光;黃昏海平面那邊,準備要掉落的太陽,大概再經過幾秒鐘後,會完全消失在海平面。我對時間的印象,通常與空間中的所見有關。人類劃分歲歲年年,不也是如此嗎?月份或季節的區分想來抽象,只不過是數字連續下去的概念,但離我很遠的太陽,卻相當實際,有著不變的規律。

於是想起泰戈爾的一首小詩:「你離我有多少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裡呢,花呀!」當初會買下這本詩集,就是由於發現由冰心等作家所翻譯的「多少遠」三字,而非一般所見「多遠」二字。比較難讀難念的「多少遠」,滿足我無盡的想像,尤其每年歲末時節熬煮洛神花前,需費工去籽這步驟,我總懷疑洛神花是否知道花心就藏在不遠或少遠處呢?

那個離我「多少」光年遠的太陽,不管從距離我「多少」公里遠的海平面落下後,翌日總是再度升起。這個歲歲年年的日出日落,早就烙印在我心底。走過冬天,眼見枯枝與綠葉就在我的天,溫暖的陽光普照下,究竟是離枯枝綠葉比較近,或離太陽比較遠,總之春天離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