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步伐尿失禁 當心水腦症

783
醫師莊皓宇說,水腦症和失智有點像,若長者走路像鴨子且尿失禁,應先考慮的是水腦症。(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水腦症和失智的症狀有點像…。」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莊皓宇說,仔細觀察長者步態,行走時腳掌如同被磁鐵吸附難提高、腳掌離地距離變小,像鴨子走路,最先需要考慮的是水腦症。

莊皓宇說,門診看到一名長者最近開始出現失智,家屬稱病人有時還會突然認不出家人,長者走路經常搖晃甚至小便失禁。經檢查發現是罹患「正常壓力性水腦症」,經過腰椎腹腔引流管手術後,失智及小便失禁情況都大幅改善,行走步伐也改善很多。他表示,當發現家中長輩有走路不穩、尿失禁或癡呆情況時,通常會一開始就懷疑可能是腦中風或是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但有一些症狀可能是水腦症引起,應儘早就診,做出診斷及治療。水腦症分「交通性」與「阻塞性」,正常壓力性水腦症屬於前者,好發於年長者,當身體器官逐漸老化,腦脊髓液因為分泌太多或吸收過慢,就會導致多餘腦液堆積在腦室,俗稱腦積水。由於腦積水造成腦室擴大壓迫四周腦部神經,因病程演變速度緩慢,所以腦部壓力變化不明顯,因此稱為正常壓力性水腦症。

成人腦室每天約生產300至500C.C.腦脊髓液,具有緩衝保護和代謝循環等功能,而正常人每天產生的腦脊髓液量和被吸收量是平衡的,一旦腦脊髓液無法正常在腦室系統內流動或吸收出現障礙時,就會演變成水腦症。

莊皓宇表示,水腦症患者常被誤認阿茲海默或巴金森氏而延後治療,除臨床症狀互有相似或重疊而難以區分外,甚至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的檢查表現也有一定程度的類似。水腦症患者走路會像鴨子及尿失禁,輔助判斷的症狀還包括記憶力減退、講話速度變慢甚至詞不達意。因藥物治療成效不佳,目前大多以外科引流手術為主,可獲妥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