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防疫少運動 肌肉量恐流失

436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個月爆發本土疫情,民眾多宅在家防疫。醫師提醒,長時間居家使活動量、運動量大幅降低,除了導致肥胖問題外,還要小心肌肉流失、骨骼退化等風險。

沈彥君表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骼流失速度會加快。一般年過30歲肌肉每年會自然流失約0.5%~1%;40歲之後肌肉質量平均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流失速度再加快,每十年減少15%。

沈彥均說,肌少症是指伴隨著老化所引起的肌肉質與量的減少現象,且已經開始不再是老年人專屬健康問題。近年來年輕族群因肥胖率提升、國人平均運動量不足,導致肌肉力量不足支撐及保護骨骼,發生意外跌倒就很容易造成骨折問題。

近來民眾為了防疫長時間居家,當日常移動距離減短、久坐時間拉長,活動量、運動量跟著大幅降低,加上因外出機會變少,少了太陽日照補充維生素D,使肌肉、骨骼正在悄悄流失。如此除了導致肥胖問題外,肌肉流失、骨骼退化風險也大為增加。

沈彥君表示,雖然老化造成的肌肉量流失無法避免,但透過適當的治療或預防措施,能夠延緩或改變其造成的健康影響。因此,建議透過健檢完整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也相當重要,並且搭配適當的運動與飲食,在肌少症及骨質嚴重流失前,先為自己存好肌肉量以及骨本,為未來營造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