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長照困境〉不斷推廣宣導 需求導向檢討

2005
許多有長照需求的家庭,仍然會聘請外傭或管家,而未利用到長照的資源。

內容及方式及時調整 做到更容易接觸 更被一般民眾認識 也更親民

前言—–

長照二點零上路至今已經將近五年,但是許多民眾仍然沒有完全了解長照的內容和長照體系運作,進而導致不知道如何運用長照資源。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提到,目前仍然有超過三成有長照需求的家庭,選擇聘請外傭或管家,而沒有使用到長照二點零的資源,因此長照服務的推廣與普及確實還有進步空間。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專題報導

目前遇到許多個案的家屬都是壓力太大,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開始申請長照服務,但是還要經過種種申請流程、手續,申請完成可能已經太晚,因此只能藉由服務的過程不斷推廣、宣導,讓更多人認識長照的內容,才能讓有需要的民眾真正得到幫助。

台北市長照機構的行政人員柯茗馨說,除了透過宣傳讓民眾了解長照之外,內容及方式也可以透過及時的調整,讓長照服務能更「親民」,長照政策研究者伊佳奇建議,應該從需求者導向做檢討,讓長照可以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伊佳奇指出,長照二點零推動至今數年,許多問題依舊存在,因此無論是長照二點零中機構的A、B、C分級,以及架構是否應該簡化,都是應該要再思考的問題,如此才能讓長照服務更加容易接觸,也更被一般民眾認識。

目前長照服務的內容已經不再是傳統觀念上的養老院、病房,而是還加入了各式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如新北市政府便導入各種不同的活動,包括教導長者使用手機、拍照、看影片,或製作繪本等,讓住進機構的長者也能有休閒娛樂。而有了這些多元化的活動內容後,也會讓有需求的長輩有更高的意願使用長照服務,而不再只是把長照認為是養老、養病,而排斥接受長照。

新北市政府與大專院校合作,招募青年志工投入老人服務,並進行教育訓練,讓年輕人更懂得如何與長者相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除了多元化服務之外,張錦麗表示,新北市同時也推動「青銀共榮」,與大專院校合作招募青年志工投入長者照顧服務,讓年輕世代能更了解如何跟長者相處,同時也納入「懂老」的課程,讓他們能在服務的過程隨時也做好自己變老的準備,且經歷了「懂老」的課程,年輕人回到家中也更懂得如何與家裡年紀較大的長輩有更良好的互動。

新北市衛生局高齡及長照科科長吳玉鳳提到,很多長者失能之前,都是因為缺少與人的互動、沒有社交,才漸漸退化,因此現在的長照服務希望能促進長者與人的互動。張錦麗也強調,現在的長照服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長者感覺自己是有用、有價值的。正因為觀念上的逐漸轉變,現在的照護服務許多都轉化成協助長者生活,而不是單純的把屎把尿、餵食。

家屬互相配合 達到最好照顧

近年來,許多民間機構也逐漸推出多元化的長照服務,如同煮飯做菜、小遊戲、運動、上課等等,讓接受長照服務的長者不再只有維持生命。然而,無論是住宿型機構,或是居家服務的長者,都很難有照(居)服員無時無刻都守在長者身邊照顧生活起居,因此家屬也應該要積極與照(居)服員配合,才能讓長者得到最好的照顧。

目前的長照服務越來越多元化,也會安排各種活動、作業,讓長者動動腦。(弘道基金會提供)

弘道基金會照顧秘書廖婕伶就說到,如果家屬可以把長者照顧好的話,其實對家屬而言會更加輕鬆,「他們也不用那麼累」,但是有時會看到居服人員離開後,家屬接手便出現問題。因此廖婕伶認為,家屬應該要盡量與服務人員互動,讓自己更了解如何照顧長者。

伊佳奇也建議,家中若有長輩需要使用長照服務,家人應該要明白長輩的需求有什麼?並且安排自己的照護計畫,而不是只依靠政府提供的評估、規劃。接著還要盤點自己家中能負擔的各項資源,包括物資、相關知識、人力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照護計畫。而如果是住進機構的長輩,伊佳奇認為,在疫情緩和之後,仍應該每天或每周至少二至三次到機構裡探望長輩,除了陪伴,也能在現場協助照服員一同照顧長輩,緩解機構人力吃緊的壓力,讓長輩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

面對疫情,機構仍會運用視訊的方式,與長者進行互動,避免長者因為疫情無法出門而退化。(弘道基金會提供)

「陪伴」對任何人來講都是相當重要的,若有家人的陪伴才能讓長輩接受長照服務時也能維持良好的心情,李品蒨給家屬的建議,同樣是希望家屬要多點耐心,不要因為照顧家中的長輩起爭執,「躺在床上的人也不願意」,面對家中長輩應該要多點愛心與同理心。而廖婕伶則希望家屬能想一想,「有一天你也會老,你的小孩會這麼用心照顧你嗎?」。因此,即便使用了長照服務,無論是住宿型機構,或居家服務,家人的照顧與陪伴仍然不能少,這樣才是對長輩最好的照顧。

佈老志工 助人也助自己未來

有長照需求的長輩不少都是失能或是生活無法自理,而針對還未完全失能的長輩而言,避免失能是一大課題,因此在長照二點零體系之外,新北市政府推出了「佈老志工」的計畫,讓「初老」的長輩擔任志工,服務、陪伴「中老」或「老老」的長輩,藉由服務的過程中,志工們自己也能更加了解未來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可能會有什麼需求,或生活上可以怎麼找到協助,如此一來,當自己進入到「中老」或「老老」階段時,就不會過度恐懼不安。

新北市在長照體系外推出「佈老志工」,讓中高齡志工服務比自己更年長的長者,同時融入多元化課程,讓志工服務的過程也能學習。(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佈老志工」在二0一三年就創設,這些佈老志工們服務賺來的,除了感受未來老年生活的經驗之外,也會累積自己的服務時數,待未來若自己有需求的時候,可以用這些時數來換取服務,或是隨時以時數換取各式各樣的課程,等於在服務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能得到報酬,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

有了佈老志工之後,除了讓「初老」的長輩有所幫助之外,被服務的長輩們也因此得到與人互動或動動腦的機會,以防止退化、失能。林昭文說,佈老志工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讓長輩的生活有目標、有貢獻、有價值,他舉例,有時佈老志工服務長輩時,其實只要坐在那邊聽長輩說話,有說話就讓長輩相當開心。

張錦麗也舉出另一個案例,服務的對象是來自山東的外省人,因此就找了一位會做饅頭的佈老志工前去服務,與長輩一起製作饅頭,最後還分給街坊鄰居享用,讓長輩和周圍的居民都相當開心。

「當他們共同做一些事就會忘了老,而且會看到老的價值」,這是張錦麗認為佈老志工相當有價值的地方,她表示,人如果開始不講話,就是開始變老了。所以要讓長輩持續的有社交,與人互動,才能維持健康的生活和心情。

台灣人口老化相當嚴重,長照需求也會日益增加,所有人都必須做好「變老」的準備,才能擁有更好的老年生活。

學著面對自己或家人變老,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弘道基金會新北服務處長期照顧組組長葉淳認為,應該要從教育開始,讓年輕族群也能認識到「老化」這件事,並且強化親子教育,讓更多人能以健康的心態去面對變老。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未來老年人口的比例只會越來越高,需求也會隨之快速增加,所有人都無法預知自己或家人是否會需要接受長照服務,唯有正視長照現有的問題,並持續改善,才能使長照成為一個大家都熟識的領域,並讓長照系統走得長久。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