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廟埕記憶

587

■王清厚

日落西山,黃昏的太陽餘暉,降低了炙熱的暑氣。夜幕低垂時,人群漸漸湧向街頭媽祖廟埕。埕中央的圓形池,周沿砌石;有人坐著抽煙,有人東張西望,引頸企盼,在在等「王祿仙仔」的到來。

廟埕左側古榕樹下,擺了幾張長凳,說書人已準備就緒,中間桌上擺了泡了茶的大水壺,還有幾個茶杯,給聽書人享用。

說書人準備幾本又黃又縐的線裝書,講古比手畫腳,口沬橫飛,唱說俱佳。聽書人聚焦在說書人的表情,並容入故事情節裡;隨著故事有人或而義憤填膺,或而鼓手叫好,「來哦!有燒香有保庇,有食有行氣」,這位賣固腎的老兄,一聲吆喝,引來老幼男女,爭相恐後搶有利方位;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引頸探頭,望著那些補腎丸。前排幾位老人家聽得摸摸口袋,想掏出錢,蠢蠢欲購樣子,老闆一定樂在心裡。

「王祿仙仔」一攤接一攤,人群穿梭其中,這攤看看,那攤聽聽;比較利益,想撿便宜貨。廟埕叫賣聲,敲鑼打鼓聲,大人的笑聲,小嬰孩的哭鬧聲,此起彼落,瀰漫廟埕,直至收攤。

「囝仔歪腰飼,大人食百二;來哦!結婚袜生,來找我,毋管是查甫人,阿是查某人生無子,我仔藥丸吃一個月,保證你生孝生!」最靠近廟門口的「王祿仙仔」,觀眾最多,這攤最吸引人,吃了長壽,又保證生男生,太神奇了!

媽祖神像就在正前方,媽祖菩薩或許也笑開懷;反正吃了無效,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王祿仙仔」也要一口飯吃呀!

據傳清朝有叫王祿仙的人,他賣藥誇張吹牛,後來的人就稱說話誇大其詞的人為「王祿仙仔」。那些年,沒影視的年代,各地廟口成了大人小孩夜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看看「王祿仙仔」耍技,變魔術,聽聽他們口若懸河,吹牛的說詞,逗趣又好笑,難怪那些年有「王祿仙仔」的市場商機。

隨著時代變遷,「王祿仙仔」、「說書人」也與時俱進。當今網紅或自媒體直播、電視名嘴,不就是如同早期的「王祿仙仔」嗎?

同樣是屬媒體傳播表演,祗是早期的「王祿仙仔」在於拚經濟,養家糊口,絕口不談政治,昔非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