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歪頭非萌 當心先天肌肉性斜頸

800
吳欣頤醫師替患者作理學檢查。(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6月大男嬰拍照時,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家長以為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確診「先天肌肉性斜頸」,幸積極透過復健治療,1個半月後頸部就恢復正常角度。

亞大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嬰兒斜頸排除腦部損傷導致斜頸外,多數先天性斜頸是良性的胸鎖乳突肌肉緊張造成,成因包括生產過程中,寶寶頸部軟組織遭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肌肉的變化或纖維化,造成患側緊縮,或者胎兒在母親肚子中的姿勢、雙胞胎長期子宮內擁擠環境,都可能造成原發性的肌肉緊張變短。

吳欣頤表示,流行病學分布男性比例高一點,其中右側斜頸比例較高,診察時會以超音波檢查胸鎖乳突肌鎖骨端、胸骨端下端肌肉是否增厚或纖維化等病變,若確診會安排小兒復健療程或教導居家復健,如未改善,則可用護頸矯正,若復健1年後,肌肉仍明顯緊繃、兩側角度明顯差異、臉部明顯不對稱、明顯摸到硬塊等,則會轉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