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菌也能變救命藥 移植可治困難梭菌感染

629
台北榮總成立「高規格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專用微菌實驗室」。(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建置國內首座「高規格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專用微菌製備實驗室」,並於昨(4)日舉辦揭牌儀式。可將健康人的糞便製備成微菌叢,植入藥物罔效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病患,目前已執行7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
一名33歲男性,今年3月起因感染困難梭狀桿菌而反覆腹瀉,每天腹瀉多達7、8次,經多次抗生素治療仍無明顯改善。然而,在7月接受微菌叢植入術後,短短3天腹瀉症狀就有所緩解,目前
仍持續追蹤中。
北榮內科部主任侯明志表示,困難梭狀桿菌是一種厭氧性細菌,可以生長在健康者的腸道中且不會引發症狀。當患者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住院或是使用制酸劑後,使腸道菌的平衡遭受破壞,困難梭狀桿菌這時可能會大量繁殖,並造成感染症,其症狀包含腹瀉、腹脹、腹痛、發燒及腸胃道出血,嚴重時可能造成偽膜性腸炎、毒性巨結腸症,恐引發致命風險。
北榮於108年3月27日成立微菌植入治療小組,制定嚴謹的健康捐贈者評估與篩檢流程,建構台灣專為微菌製備用之實驗室與微菌庫。目前已執行7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包含3例親屬捐贈與4例健康捐贈者,並持續追蹤中。
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微菌叢植入治療是利用健康捐贈者的腸道微生物,以新鮮、冷凍或膠囊之方式來製備,利用上下消化道內視鏡、鼻腸管、灌腸或口服膠囊等方式,植入因腸道微生物失調而罹病的患者,藉此改變其腸道菌相。
黃怡翔說,北榮於108年舉行二次全國性微菌叢植入治療訓練課程,培育近300名微菌叢植入相關人才。未來將持續招募健康捐贈者進行健康微菌叢捐贈,提供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病人治療,進一步發展微菌植入治療在其他疾病的臨床應用與相關機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