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AI扮擴大全球貧富差距推手?

1600

I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業領域。(路透)
 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成為全球最夯的話題與潮流之一,然而,日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呼籲政府應注意AI可能帶來失業、貧富差距的問題,讓AI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再度登上媒體。AI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居於關鍵角色,一般認為這種技術創新將使得經濟規模化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AI是否取代大量勞動力導致貧富差距,確實值得重視!
 說明或解釋AI的關鍵字,通常包括機器或機器人、演算、推理、網際網路等等。所謂人工,指的是人類所設計與製造的機器與程式;所謂智慧,牽涉意識、感官認知等等。進一步而言,AI是人類製造的機器與程式可以模擬人類的聽覺、視覺辨識、理解學習、推理決策、行動。而由於電腦與網際網路的長足進步,AI利用雲端伺服器產生更強大的演算與處理能力,讓AI的應用領域更為廣泛。

 技術創新 加速企業全球發展
 AI除了被應用於通訊、娛樂、健康管理、交通等生活層面之外,今年六月的一則新聞報導,引述富比士針對三百零五位全球企業高階主管的調查:全球員工人數五千人以上的企業中,絕大多數已導入AI,逾半主管表示成效良好。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的研究預測,明年全球人工智慧應用主要成長力道將來自製造業、零售業、金融投資業、醫療業等。
 無庸置疑,AI是人類技術創新的重要一大步,而人類自從網際網路達到幾乎無所不在的程度之後,企業全球發展的速度更遠甚於以往。世界銀行的《二0一九世界發展報告》中舉例,屬於傳統型企業的IKEA用七十年的時間,在全世界四十九個國家、地區開設四百一十五家店面,年銷售收入達四百二十億美元;阿里巴巴用十五年的時間,累積了九百多萬個網路商店,年銷售收入達七千億美元。技術創新的威力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技術創新雖然有助產業發展,但人類卻始終擔心也會帶來衝擊。馬克思在十九世紀即指出:「機器不僅僅是工人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總是將工人推向失業邊緣。機器是鎮壓工人罷工最強大的武器。」一九三0年,凱恩斯也警告,技術進步將造成普遍失業。

機器人幫人類服務的場景已越來越常見。(記者彭志平攝)
 五成三擔憂 工作將作廢過時
 隨著網際網路益加普及以及AI技術日新月異,有關於AI對勞工的影響也出現不少預測。九月九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公布的一項針對十一個國家的調查顯示,儘管百分之六十一的受訪者樂見科技對其工作的影響,但也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內自動化將發生重大變化,讓他們的工作「作廢過時」。
 在去年十二月出版的《台灣勞工季刊》第五十六期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所發表的<未來工作世界之人力發展趨勢與因應>指出,智慧自動化將導致全球失去七百一十萬個工作機會,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白領階級的行政工作,但也會在電腦、數學、工程、建築等領域創造兩百萬個新工作機會。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自動化導致一些已開發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中製造業領域工作機會流失,但技術創新也可以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提高生產效率、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

 霍金預言 AI是人類終結者
 前年十月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在一場中技社舉辦的演講中也指出,「就像當年馬車伕看到汽車來臨了,馬車伕要失業,可是他沒有想到後來的汽車使用,有各式各樣的工作機會又被創造出」,林建甫也認為,我們不用杞人憂天的說,以後的工作都被AI搶走了。由此看來,到底AI是福是禍?似乎尚難定論。
 無論如何,技術創新總是令人歡喜令人憂,類似馬克思、凱恩斯的憂慮,也從十九世紀延續到二十一世紀。AI重要領航者之一的比爾‧蓋茨除了認為AI可以幫助人類解決許多問題,但也強調如果只能在富裕國家學校裡學習到這些科技,這會加劇貧富差距。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的憂慮甚至更「警世」:徹底開發AI可能導致人類滅亡。面對AI,人類能不慎乎?

台灣自行車產業近年積極透過AI技術導入,強化鏈結上下游供應鏈,進行數位轉型升級。
(中央社)
珍妮紡織機 首爆失業潮恐慌
 包括AI在內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讓人類擔心將導致大量勞工失業,英國蘇格蘭銀行(中央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登認為,前三次工業革命是新型技術職位取代舊工作機會,第四次工業革命則是更高效率的AI取代各式各樣的工作型態,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將更為明顯。
 有關於工人不敵機器的憂慮,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一七六0年代,一七六四年或一七六五年,英國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這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早期的代表性發明之一,當時即已引發機器替代人工的疑慮,這應是人類首度的失業潮恐慌。
 文獻記載,一架動力紡織機的產量,可達手工紡織機的三倍。在此情況之下,當時的勞工若不擔心失業,恐怕才令人意外。 (彭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