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國軍應立基不期望外軍支援

647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針對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舉辦系列座談。(國政基金會提供)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針對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舉辦系列座談。十七日會中,與會學者專家認為面對共軍的威脅,國軍要立基於「不期望外軍支援」的前提,強化防衛能力,訓練不足的民兵則缺乏價值。

前國防部長楊念祖表示,中共對台動武有許多重要因素,包括戰場環境、戰略態勢及中美軍力等。中共不會輕啟戰端,但也不避戰,反而是「慎戰」以免失控。當前習近平及共軍的目標,應該是藉由提高戰備及實彈演訓來達到能戰、速戰及政治目標;至於國軍的因應作為仍缺少軍事戰略及國家安全戰略的指導,這是應加強的部分。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博士指出,在美、陸競爭大結構下,無論中共兩岸政策如何變化,台海發生戰爭機率都將較以往升高。國軍防衛作戰構想應該要立基於「不期望外軍支援」與「不期望與外軍聯合作戰」二大前提。

他說,即便美國現在的政府給予防衛承諾,也不意味未來台海戰爭發生時的美國政府會堅守承諾。因此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樂觀,國軍的防衛作戰都要拒絕依賴外部支援的虛幻期待,堅定獨立作戰的決心。

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廖天威指出,當前我國的國防政策與現況,面臨下列問題:第一,這幾年來我國的國防與軍事戰略,主觀成分居多,可操作性甚低,「重層嚇阻」在當前現況下並不可行;第二,忽視人員素質的提升與軍隊紀律的貫徹;第三,多年來的國防體制改革,造成政策的「不連續性」;第四,後備體制與動員能力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廖天威建議國軍目前的「重層嚇阻」應修正為「適度嚇阻」;國軍總員額要達到二十五萬才能滿足防衛作戰需求,因此總兵力不應該再裁減;第三,部隊訓練方面,國軍任務應強化「守土有責」的防衛概念;陸軍以「本土防衛」為主,海、空軍以「耐受第一擊」及「有能力還擊」為優先;第四,後備動員方面,應切實檢討後備動員施訓流程、密度與施教課程,結合實況,並且要認清未經充分訓練的民兵,其戰力不能期待;第五,兵役制度方面則走回「徵兵制」沒有空間,「全募兵制」現況亦不可能,只有「徵募併行」與強化志願役部隊戰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中共雖嘗試在科技等領域超越、或至少和美國能平起平坐;然而在許多領域中共仍落後美國,且難以超越。例如在人工智慧方面,中共應用領域已十分廣泛,但仍落後美國,且人才多在美國,也是中共發展AI產業致命傷。但要密切關注的是,中共建設「智能化」部隊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