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厝滯洪池、仁德之心 獲建築園冶獎

560
安定蘇厝滯洪池步道結合王船祭祀文化,輔以重要記事解說,傳承在地王船文化,十分特別。(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陳佳伶∕綜合報導

花費二點七億元打造的安定蘇厝滯洪池,總蓄水量為一百四十萬噸是全台南最大滯洪池,兼具防洪安全、生態教育、水利人文解說及休閒旅遊功能,獲二0二二年建築園冶獎的肯定。

水利局表示,蘇厝滯洪池位於曾文溪旁,鄰近安定區蘇林里及蘇厝里聚落,面積約四十一點五公頃,滯洪量約一百四十萬噸,該滯洪池於一0七年三月完成,後續投入四千四百卅二萬元進行環境營造計畫,並於一一0年四月完工。

主要以生態棲地維續為優先考量,設有生態棲地維續區,並補植緩衝林,藉以緩衝干擾並提供遮蔭休憩;另於堤上設置綠堤曼波散步道,步道沿線結合王船祭祀文化輔以重要記事解說,藉此空間序列來傳承展演在地王船文化,延續整體信仰休憩軸帶,並結合出現棕沙燕的特點,營造生態解說觀察據點。

蘇厝滯洪池開放場域,在防洪安全無虞的基礎上,結合生態環境、在地特色,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生態環境間尋找更適切的平衡,並以生態、環境及文化等特性增加教學價值。

市長黃偉哲及多位民代,曾至仁德滯洪池賞花遊憩。(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水利局施作「仁德之心|滯(蓄)洪池景觀營造計畫」工程,以濕地生態、自然教育為主軸,透過濕地復育及植栽綠化,創造都市綠肺空間;獲得二0二二年建築園冶獎肯定。

市長黃偉哲表示,「仁德之心|滯(蓄)洪池景觀營造計畫」,是將仁德滯洪池營造為大型戶外親水教室,呈現河川排水、滯洪池、水淨場等水利設施特色,成為一處兼具運動休憩、水資源教育、生態之滯洪池公園。

水利局指出,該計畫以濕地生態、自然教育為主軸,透過濕地復育及植栽綠化,創造仁德都市綠肺空間;滯洪池閒置綠地空間,創造具豐富地形變化的生態庇護丘,小山丘可提供小型哺乳類、爬蟲類等生物防災躲藏空間。

水利局表示,該案屬「前瞻水環境計畫|二仁溪水環境計畫」之一部分,主要以萬代橋水淨場、滯洪池北池及塗庫仔排水左右岸進行景觀亮點營造,透過濕地及植物,創造仁德區都市綠肺空間,打造為生態廊道,將仁德滯洪池營造為「仁德景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