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寒食帖

568

■王映涵

連著幾日的春雨跟令果農哀嘆的雪,幾度春陽終於綻放,快到清明慎遠追思的日子,天氣的多變,加上難以調息的作息跟世間,在春光下,我讀著寒食帖,想著幾個大家都喜歡也受莊子影響的詩人像是李白或東坡或淵明,與他們對話。

有時生命的長短高度是很難用時間計量的,誰想的到,千年後這些人的詩詞作品思想都對我們即使受西方教育還是有深遠的影響?

即使他們活的不長壽,但是,作品翻譯多國被研究,那可是比長壽多年的彭祖,更令人值得玩味。

尤其是東坡,他雖然不斷被貶官,但是他的寒食帖,可是列為天下第三行書,是宋書第一,讀他<黃洲寒食帖>二首可以看見他那時的心情: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

吹不起。

開頭就說這是他第三個在黃洲過的寒食節,從詩中可以看到他受到傳統儒家的精神-雖然他跟杜甫一樣也想回去朝廷,但最後,他還是受道家的影響,在後來的<赤壁賦>說盡一切。

春光流轉,在詩人的心中,如今如果換個時空,不知道他又是什麼心境?而我們這麼汲汲營營,有時也許就只有這樣聊遣一下心中的鬱悶吧!

糧食的不安定,精神的安定,這些我們渴求的、想問的,自古就一直追尋了,也許,這就是詩詞最美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