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康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開幕 展期至8/14止

421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即日起至八月十四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九日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蔡元良及陳良全、策展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徐明松、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監事曾光宗、常務理事蔣雅君、理事梁銘剛,以及建築界專家學者、各界貴賓等出席。

張肇康是華人近代建築史上最具傳奇性的建築師,與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閎相同,是接受包浩斯教育的第一代華人建築師。一九二二年出生於廣東中山,長居香港。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五年間返回香港,加入甘銘建築師事務所,期間亦常接受台灣建築師的邀請參與設計,在台灣的代表作品包含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及其部分校舍設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台北嘉新大樓、士林牧愛堂、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

蕭宗煌表示,「這個月的台北很建築」,包含國立台灣博物館的「誰是建築師?二戰後台灣現代建築師制度的演變」、國父紀念館「現代之眼-張肇康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以及台大農業陳列館「洞洞與花牆──台灣戰後建築的文化情調」等陸續開展,讓大眾得以藉由展覽,看見建築師形塑建築資產的重要歷程;策展人徐明松、黃瑋庭及研究團隊,完成對張肇康最完整的研究,出版「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一書。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張肇康建築紀念展與個人的生命經歷有很大的關聯性,除了國父紀念館是由與張肇康擁有相似學成背景的王大閎所設計,更因為自己的成長及求學歷程,有機會沈浸於東海、台大等張肇康所設計的建築,因此,此展能於國父紀念館展出是非常有意義的。

策展人徐明松教授表示,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晚年則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的浪漫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