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致青春

423

■黃筱婷

與世隔絕的鳳凰山城,兩位知青初來乍到,讓一個女孩思想大躍進,異文化的衝擊引領女孩走出家鄉,向新世界奔去,這是《巴爾札克與小裁縫》的故事。

羅明熱情奔放,馬劍鈴內斂沉穩,小裁縫大方秀美,三人偷看著巴爾札克的書籍,在封閉的山城裡試圖窺探外邊的世界。羅明和小裁縫相互愛慕,馬劍鈴只能在小裁縫身旁默默守護,接連著羅明有事進城、小裁縫發現有孕、馬劍鈴籌錢求醫,更為正在簡單陋室進行手術疼痛哀嚎的小裁縫演奏小提琴。

巴爾札克的書籍治癒了小裁縫,她決意出城闖蕩,無視於羅明的哀求挽留,原先的小裁縫美麗卻缺乏思想,在窺探巴爾札克的那段時光不知不覺已逐漸壯大自己的思辨力度。

歲月更迭,山城已被滾滾江水淹沒,沒有人知道小裁縫去了哪裡,這是個挺好的留白,小裁縫究竟過得是好是壞,無人知曉,那段年少輕狂的過去,卻是年老時最讓人心心念念的青春痕跡。

青春的符碼究竟是什麼呢?想必是那最為恣意的耀眼了。在青春年華時,大夥煩惱著人生的重大課題,為情愛憂愁,為前程思量,深怕踩了一步就全盤皆錯了,這不就是典型的青春寫照嗎?青春年少的歲月,值得細細品味與思量,那揮灑的汗水與潸然的淚水,是屬於你我最為深刻的記憶且永不消失。

這幾天再次閱讀〈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依舊嚮往鳳凰山城的與世隔絕與大山大水,人在浩瀚的山水前才亦發覺得自我的渺小與無足輕重,如果長江大壩沒有將小裁縫的村庄淹沒,小裁縫不知道會不會回來?我想到了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所描述的娜拉出走,小裁縫出走鄉村之後又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命運呢?

魯迅曾經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以「娜拉走後怎樣?」為主題進行演講,魯迅語帶沉重地告誡青年學子:「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魯迅並且認為,出走的娜拉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我只希望殘酷的現實沒有將小裁縫所打倒。

年長之後,逐漸習慣並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很是平靜,很是舒心,很是從容,更能夠境隨心走的思考。不要有絲毫慾念,不要有任何貪想,更不要有會擾亂己心的情與緒,就這麼維持單一直線的平靜前行,偶爾微微漾起的一抹小小漣漪就這麼讓它隨風撫平,再隨時間散去,其實那也不算是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