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 20大報告涉台字數不足六百 力度卻最大

398

張五岳:北京可能推統一進程 陳世民:核武力量走向質量並進

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十七日表示,二十大的報告涉台內容不到六百字,是自二00二年中共十六大以來篇幅最少的,但卻是力度最大的談話。

由政大國關中心、台大政治系主辦,政大東亞所、台大社科院協辦的「解讀『二十大』政治報告」座談會十七日在台北舉行。專家學者針對二十大報告涉台、經濟、外交與軍事等方面作出解讀。

張五岳指出,二十大儘管涉台報告內容不到六百字,但因涉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基礎、歷史使命與行事風格,讓這次的報告成為力度最大的談話。

他說,下一步要看閉幕當中黨章的修訂。現在對台仍只有「完成祖國統一」,需觀察有沒有進一步當作黨的歷史使命來看待。

張五岳指出,未來五年內,習近平很難以和平方式完成統一,但是,可以預期北京會推動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讓統一問題不再是口號宣示,而是需要化成具體步驟的做法。

他分析,中共會強化武力準備以防範台獨、抵禦外部勢力介入,以及迫使台灣走向談判桌。另外,也會透過主場優勢與單邊作為持續促融。

外交方面,二十大報告中未提到二十年來黨代會都會提到的「戰略機遇期」,反而提及的是「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唐欣偉表示,上次十九大報告提到和平與發展還是世界主流,但是這次的報告沒有這句話。在目前緊繃的美中關係與俄烏戰爭下,很難說當前大勢是和平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對於中共而言,「不要讓其他的事情來妨礙我發展」這是戰略機遇,但現在已經有明確足以妨礙中國的強大外力出現了。從中理解,北京有所意識因而不再用這個詞彙。

在經濟方面,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劉孟俊指出,這次的二十大報告中,經濟戰略突出重視實體經濟,但也有許多方面沒有明確講清楚,如「全國統一大市場」與「共同富裕」。

劉孟俊表示,二十大後還要觀察中共如何面臨四大經濟挑戰,包含「龐大的金融債務風險」、「推動經濟成長的作為不明確」、「人口紅利減少與人口結構老化」,以及「中共更多的介入民營企業」。

軍事方面則由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解讀。他說,二十大報告提到「要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這句話是過去沒見到過的,戰略威懾體系指的就是核子武器。

陳世民指出,中國很明顯在加速核武力量的建設,以往是重質不重量,現在是強調質量並進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