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術後照顧

311

■吳重達

案例1:30多歲男性,車禍導致左膝髕骨粉碎性骨折,在外院手術。術後石膏包了近3個月,石膏終於拆除,卻發現膝關節彎不下去。

案例2:50多歲男性,騎腳踏車跌倒,右股骨遠端近膝關節處骨折,也開刀做內固定。夾板保護2個月後,膝關節就僵直了!

除了活動度喪失,兩人都抱怨膝關節痛。理學檢查時醫師想嘗試彎一下膝關節,病人馬上因痛而肌肉用力,關節就更僵硬。不過,可以偵測到髕骨的活動度很差,應該是膝關節內已有纖維化。股四頭肌肌肉與肌腱也有相當程度的硬化,膝關節外組織也纖維化,攣縮了!幸好,兩人的骨折都有某些程度的癒合,可以做相關處理了。

病人麻醉後,肌肉完全放鬆狀況下,先小心的嘗試做關節鬆動術。關節內纖維化組織;與肌肉、肌腱沾黏組織斷裂產生的劈劈啪啪聲音,整個手術室的工作人員都聽得到。可是,關節仍只能彎到一百度;就使用關節鏡做關節內清創。邊做手術,邊動手彎關節,彎曲度慢慢增加。最後,再在關節鏡導引下做四頭肌的纖維化紓解。術後配合積極的復健,兩位病人終於可以蹲下。不必再擔心出外上洗手間的問題了!

其實,兩人的骨折刀都開得不錯,問題出在術後處理。任何固定都需注意關節纖維化、攣縮的問題。醫學生應付考試都知道要背關節硬化時間表,反而當醫生執業後就忘了!內固定做得不錯的狀況下,給予適當保護,病人可以早期做關節活動度與肌力訓練。除了避免關節僵硬,更可促進血液循環,更有利骨折癒合。長期固定還會導致肌肉萎縮,產生廢用性骨質疏鬆症呢!

手術技術可以傳承,觀念則需個人自我要求,不時精進。術後照顧的觀念與重要性很容易就被忽視了呢!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