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台灣要學習荷蘭,有時得向美國說「不」(上)

2356
拜登、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面臨的國家目標都相同。(路透,資料照)

■烏凌翔

就國際關係的結構而言,美國是強權,台灣是弱小,權力明顯不對等,尤其,台灣需要美國提供國家安全保障。有求於人,先天上就很難拒絕美國提出的要求。強權為何會想要對弱小提出要求?又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分析並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才能思考弱小「說不」的策略。

國家雖有強、弱之分,國家領導人面臨的國家目標卻都相同,拜登、習近平、蔡英文、甚至普京,時時考慮的都是:一,生存安全、二,經濟利益、三,意識型態,前二者要提高,第三項要加強,只是施力的比重會因時制宜。

所以,拜登會對台灣提出任何需要台灣配合的事項,不外乎增加它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增加美國人民的經濟利益,至於台灣的主流意識型態,是否符合星條旗的價值觀,通常—跟前兩項相比—不太重要,特定情況時,可以用來做為掩護前兩項目標的藉口,這一點文末再說明。

那麼,弱小國家又有什麼讓強權大國「覬覦」的條件呢?

有五項:一,關鍵的戰略位置、二,重要的天然資源、三,可觀的購買力、四,獨特又有價值的產業、五,意識型態。以下舉例說明。

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央部份,對於美國冷戰時期圍堵共產勢力的擴強,如同「不沉的航母」,很關鍵;但是,這跟美國的大戰略有關,萬一哪一天美國放棄圍堵、或改變圍堵的界線,如台灣的戰略地位重要性就不一樣了。

正在舉辦世界杯的卡達雖然面積僅一萬一千五百八十六平方公里—大約台灣的三分之一,世界排名一百六十四名,人口兩百萬出頭—大約台灣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一九四0年代發現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一九七一年獨立後,仍然得到西方國家關愛的眼神;尤其今年初俄烏戰爭開打後,缺乏天然氣的歐洲與中國,更加重視這個全球稅收最低的國家。

有錢可能會想揮霍,但不一定要像卡達這麼富有才有購買力。譬如印尼,雖然人均GDP不到五千元,世界排名一百開外,但是人口數量超過二點七億,仍是一個可觀的市場。換言之,弱小國家的購買力要從國家整體的市場來衡量。這也是美國多年來不放棄出口牛肉、豬肉給台灣的緣故,台灣的整體購買力也很可觀。

第四個弱國的條件是本文的重點:獨特又有價值的產業。差別在於,它是人為的,跟資源是老天爺賞飯吃大不同,譬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有一家占全球晶片代工產能百分之五十六的台積電;荷蘭的晶片製造設備產業,有一家高端曝光系統(Lithography System)幾乎獨占全球市場的ASML。曝光系統就是被中國大陸恨的牙癢癢買不到、譯為「光刻機」的設備。

問題來了,當強權的國家生存安全,碰上弱小獨特又有價值的產業,試想您是拜登或習近平,會怎麼做?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