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岸經貿倒退,蔡政府不能只會對嗆!

2414
屏東縣午仔魚養殖面積約400公頃,年產量1萬2000公噸,遭中國大陸暫停輸入養殖業者憂心價格崩跌。(本報資料照)

大陸暫停台灣商品銷陸越滾越大,最近再波及為數眾多的農漁產品、食品、酒類、飲料等等,影響金額超過六十億元,蔡政府上上下下則是膝射式反應怒批大陸當局「突襲」、「違反WTO規定」。此事爆發之後,立即有消息指出大陸當局早就透過WTO機制公布相關規定,更有聲浪質疑蔡政府毫無作為,導致農漁民和相關業者蒙受損失。面對兩岸經貿持續倒退,蔡政府不能停留在對嗆思維,而應提出務實的因應對策。

自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貿易出現許多波折,最早是虱目魚契作銷陸受阻,去年接連有肉類、鳳梨、釋迦、蓮霧中彈,今年再擴大到石斑魚、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筴魚,加上最近的幾類產品,台灣的經濟利益就這樣逐步遭到蠶食。

面對以農漁產品為主的台灣商品銷往大陸遭拒,蔡政府的例行反應就是先嗆聲大陸、聲明向WTO申訴,再強調會加強拓展內外銷,但這三招的效果都極為有限。以嗆聲大陸而言,大陸當局不但相應不理,而且越禁越多;以向WTO申訴而言,至今也緩不濟急,甚至難有下文。

以具體數據來看,二0一九年台灣生鮮冷藏水果銷陸金額高達一點四八億美元高峰,今年上半年已嚴重縮水到不及一百萬美元;在水果銷陸急速萎縮之下,今年上半年整體農產品外銷總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五點五,大約縮水四十億元台幣。再以此次遭禁的午仔魚而言,屏東不少養殖戶是從石斑魚轉養午仔魚,如今雙雙遭禁,對養殖戶來說等於雙重打擊。質言之,兩岸關係不佳,台灣農漁民卻成為犧牲品。

從兩岸經貿的歷史來看,政治性因素的阻礙動作往往效果不大。一九九0年代後期,兩岸關係緊張,李登輝祭出「戒急用忍」雖然暫時冷卻台商赴陸投資,但隨著大陸加入WTO、市場更趨開放,台商赴陸投資轉趨熱絡,且兩岸貿易金額亦呈先縮後增趨勢。陳水扁執政時期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轉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但台商赴陸投資依舊絡繹於途,二00五年兩岸貿易金額甚至為二00一年的兩倍多。

再看蔡政府執政以來的情況,兩岸貿易金額幾乎年年成長,去年甚至比二0一七年多出九百一十六億美元,今年還可能多於去年,而且台灣出口大陸占總出口金額的比重持續高於四成。顯然,蔡政府和大陸當局對嗆並沒有減緩兩岸貿易,而受損的卻是勢單力薄的農漁民等業者。

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在兩岸當局的強硬作為之下,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兩岸對話、協商管道停擺,過去兩岸可以透過溝通解決的問題,如今都成無解。以這兩年大陸暫停台灣農漁產品銷陸的主要理由之一,也就是檢疫檢驗問題而言,兩岸早就簽署了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也不乏針對農產品檢疫檢驗問題進行協商的前例。倘若現在兩岸仍能透過溝通、協商化解歧見,台灣農產品暫停銷陸的問題當可爭取轉圜空間。

更令人質疑的是,此次大陸暫停台灣產品銷陸的新註冊程序,大陸早於去年四月就已向全世界公布,而且日本政府當時獲悉之後就著手輔導業者,因此日本產品銷陸都沒遭到禁止;儘管如此,蔡政府還指責對岸「無預警突襲」。試問,這到底是蔡政府想把業者當成兩岸互嗆籌碼?還是蔡政府毫無作為卻硬要牽拖大陸?蔡政府在嗆聲之後,還欠農漁民及被禁相關業者一個交代!